【東方日報產評】美經濟虛榮難續 聯儲企硬必有因
美國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年率計按季增長達3%,扭轉第一季的負增長0.5%,表面上特朗普上任後的經濟景氣強勁,所以這位狂人總統來不及在社交平台發文邀功稱喜。惟實際上,細看GDP數據,會發現相關增長只是「虛榮」,靠進口下跌在帳目上抵銷私人投資的跌幅。難怪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繼續堅持觀望關稅影響而不減息,下半年特朗普治下的美國經濟是福是禍,將見真章!
細看美國次季GDP初值數據,5大項目中,增長項目為消費及政府支出,但增幅分別僅為1.4%及0.4%,私人投資及出口分別跌15.6%及1.8%,經濟景氣實不見得好。那3%的增長由何以來,正是由於季內進口減幅達三成,由於在GDP核算中,進口被列為減項,故進口下跌,起「負負得正」的效果,對GDP增長起了正向拉動作用,反貢獻GDP增長5.18個百分點。
從期內美國進出口「雙跌」表現可見,聯儲局在制訂貨幣政策決策時,多番強調對關稅影響的憂慮,絕對有其道理。一個國家產出下跌,進口亦降,政府支出近零增長,私人投資負增長,消費亦僅微升,反映內需動力有限,眼見經濟增長數字主要是由貿易收縮的帳面效果,而非經濟旺景帶動產出上升的正面拉動,如何能讓美國人叫好?
次季美國政府財政上限問題殺埋身,政府並未擴大財政開支在預期之內。如今美國財政部在在需財,正等待聯儲局盡快減息才可啟動大規模發債,以慳利息。不過,9月聯儲局是否減息仍為未知數,且看特朗普未來一個多月會如何升級政治手段,再次向鮑威爾「逼宮」。
今日是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的截止期限,特朗普政府揚言不會再延期,實際上與華的關稅休戰協議已延限期,而財長貝森特則安撫企業,指恢復性關稅會實施幾天或幾周,並不是世界末日,最重要是各國持續推進並誠意談判云云。不過,觀乎美國宣布向其全力扶持取代中國製造的印度徵收25%關稅,還擬對印俄能源交易額外徵收罰款,可見利益當前,盟友都冇面畀,叫親美夥伴情何以堪?美企得做好硬食關稅的準備。
至於今日限期屆滿前尚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相信也對美國開徵高關稅做好準備,反正與美雙邊貿易無利可圖的話,就只有減少與美貿易量,開拓非美市場。特朗普主政下的美國,外貿形勢變得險峻,振興本地產業與消費的成效未明,貨幣政策充滿未知數,相信下半年關稅影響將漸見真章,但當鮑威爾真正決定減息的時候,只怕投資者難展歡顏。
綜觀與諸國的貿易談判,美國與中國的談判是最予人平等協商的印象,可見美霸都是「見人蝦」,眼見中國反制美國不手軟,「稀土牌」美國不能單方面講惡,只有尊重競爭對手,埋枱共同協商。與華關係,對於美國經濟未來能否避過衰退,也至為關鍵,故特朗普期待與華達成貿協與訪華,說到底並不是講心,而是講金!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