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港鐵上半年多賺27% 中期息不變
肩負北環綫第一部分項目建造重任的港鐵公司(00066)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半年的中期業績。儘管車務等本港經營性業務的利潤貢獻有所倒退,但在物業發展利潤大升2.18倍至55.42億元的推動下,港鐵純利仍按年上升27.55%至77.09億元。然而,中期息每股0.42元,已連續4年沒有增長,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表示,公司有既定的派息政策,會因應每年業務表現、投資計劃和手上現金等一併考慮,強調會審慎理財,目前財務穩健。
港鐵新鐵路項目的投資總額約1,400億元,目前已經完成約200億元的工作。已公布自2023年起5年內,投放到現有鐵路資產維護及更新的650億元,亦已完成約一半。當中北環綫第一部分項目協議造價314億元,令港鐵財務壓力陡增,錢從何來成本次業績焦點。
金澤培表示,未有出售資產的計劃。他承認物業入帳額每年不穩定,會視乎施工及售樓進度,下半年為港島南岸第5期及日出康城第12期的物業發展利潤入帳。又預計未來12個月,為東涌東站第二期和屯門第16區站第一期項目進行招標。
港鐵目前有10個住宅物業項目,預計未來數年將為房屋市場提供約9,000個單位。公司亦會為繼續拓展項目發展用地進行研究工作,包括小蠔灣站、東涌東站、北環綫項目等。
物業租賃方面,香港車站商務收入,以及香港物業租賃及管理業務收入,上半年俱錄得輕微下降,分別跌0.64%及1.15%。投資物業公允值按年轉為見紅,錄12.24億元虧損。
物業及國際業務總監鄧智輝稱,港鐵的商場將不斷改進租務組合、設施、體驗等,吸引客流。目前消費者消費模式轉變,這是新的常態,「大家都需要適應」。
近日有中小型發展商未能按時支付貸款利息,令人擔心情況會蔓延。鄧表示,港鐵在香港扎根40多年,見證不同經濟周期。公司在發展物業合約上會有嚴謹的機制,去管理經濟周期,以及與合作方的財務安排。
財務方面,6月底,港鐵持有現金、銀行結餘及存款567.96億元,相較去年底上升1.03倍,部分原因來自上半年成功發行30億美元的公務票據,以及合共30億美元的兩期企業次級永續資本證券。被問到在龐大資本支出之下,會否需要再度發債,財務總監樊米高表示,其中一項30億美元債年期長達30年之久,顯示公司對長遠投資的承諾;未來資本支出需要有新的融資,但這需要有一個持續觀察市場情況的過程。
金澤培將於本年底退任行政總裁職位,他表示,在港鐵服務30年,有幸見證本港、內地及海外共27個鐵路項目開通;未來數個月會專注做好工作,確保順利交接。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