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餓斷食易誘痛風發作!尿酸高低不是指標 醫生揭8大情況可致痛風
痛風發作不一定關尿酸事?有醫生指出,有些人可能尿酸指數不高,甚至在正常或偏低範圍,也可能會出現痛風問題,原因是痛風的成因其實是在於尿酸結晶的形成和所引發的免疫反應。所以, 一旦出現8大情況就有可能會引致痛風,當中包括過度飢餓或斷食等。
捱餓斷食易誘痛風發作!
家庭醫學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即使血液中的尿酸濃度正常或偏低,患者仍可能出現典型的痛風症狀。痛風常被誤解為單純由血中尿酸濃度引起,但實際上,痛風的原因在於「單鈉尿酸鹽結晶」是否在關節處形成及其是否被免疫系統辨識。因為尿酸結晶當在關節處形成,免疫系統便會辨識這些結晶,導致局部的急性發炎反應,造成劇烈的紅腫熱痛。因此,痛風的發作並不僅與尿酸值高低有關,而是結晶的存在及其免疫反應的激活。
8大情況可致痛風
許多人在尿酸尚未升高前,結晶已經慢慢沉積在關節中。當以下因素改變體內平衡時,結晶可能會被釋放或重新分布,繼而誘發痛風發作:
1. 尿酸快速上升的情況:
- 大量攝取高嘌呤食物(如內臟、紅肉、海鮮、啤酒)。
- 劇烈運動後的代謝負荷上升。
- 過度飢餓或斷食,導致細胞分解產生嘌呤。
- 高果糖攝取(如手搖飲、甜點)增加尿酸生成。
2. 尿酸快速下降的情況:
- 開始使用降尿酸藥物時劑量調整過快。
- 斷食期間腎臟排除尿酸增加。
- 大量出汗或利尿劑使用導致脫水。
- 快速減重影響尿酸平衡。
痛風總在腳趾末端?
李醫生解釋指,不只尿酸過高會引致痛風,當尿酸劇烈波動亦會令免疫系統對尿酸結晶的反應。尿酸波動的劇烈程度,尤其在已有結晶沉積的患者身上,會引發免疫反應,從而導致發炎。除了尿酸濃度,還有其他因素可以影響痛風的發作:
- 發炎體質:如肥胖、胰島素阻抗和代謝症候群會增加風險。
- 環境因素:酸性及低溫環境促進結晶生成,痛風常發生在大腳趾末端。
- 腸道菌叢不平衡:可能加劇發炎反應。
- 體內抗氧化水平下降:令痛風的發炎反應更劇烈。
李醫生表示,血中尿酸濃度只是一個風險指標,如果要減少痛風發作,建議穩定尿酸波動、避免劇烈變化、清除已沉積的結晶,以及改善發炎與代謝體質等,才的關鍵策略。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