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老翁妄想「媳婦偷錢」 一檢查竟是「失智症併發精神行為」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8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可藉由維持規律作息與睡眠品質、培養運動與社交習慣、多從事腦力活動(如閱讀、下棋)、均衡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飲食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78歲李翁個性樂天開朗,但近兩、三年來,頻頻出現異常行為,例如總愛重提往事、吃過飯卻抱怨都沒煮菜,最近甚至懷疑媳婦偷藏錢又在飯裡下毒、半夜起床東翻西找存摺,就診詳細檢查後,確認是「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科吳佳錚醫師指出,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的腦部退化性疾病,常見的症狀不只包括記憶衰退、判斷力下降、語言或方向感變差等「認知功能障礙」之外,也會伴隨出現憂鬱、焦慮、失眠、躁動、妄想與幻覺這類「精神行為症狀」。

三分之二失智症患者 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

吳佳錚醫師說明,讓患者使用「抗失智藥物」、「抗憂鬱劑」及「抗精神病藥物」的多方治療,患者數月後病情逐漸穩定,記憶退化的速度有所延緩,原先深夜起床藏錢、控訴家人的妄想情況也大為減少。

吳佳錚醫師提醒,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指出,目前全台約有35萬名65歲以上的失智長者,也就是每百位65歲長輩中就有8位可能患病,且其中有約三分之二的患者會出現至少一種精神行為症狀,最常見的包括憂鬱、日夜顛倒、焦慮、重複行為以及妄想,尤以「被偷」與「被害」妄想最為常見。

降低失智症風險 醫建議:規律作息睡眠、運動社交

吳佳錚醫師呼籲,許多長輩因病識感缺乏,不認為自己生病,照顧者若採取責備、糾正或強硬對抗,反而會引發更多衝突,因此治療的第一步就是學習理解失智症的本質與症狀,若能提早發覺上述症狀,盡早就醫評估,就能有效延緩病程、穩定情緒、減輕家庭負擔,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

她也建議,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可藉由維持規律作息與睡眠品質、培養運動與社交習慣、多從事腦力活動(如閱讀、下棋)、均衡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飲食做起,同時務必控制三高、避免抽菸與酗酒,也是有效方式之一。

查看原始文章

不只忘東忘西! 醫揭「失智症新興風險因子」:別忽略聽力與視力問題

台灣健康醫療網

記憶力變差是老化還是失智症前兆?醫:「這些狀況」可能是失智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綠色寶石 牛油果護心、益眼又助眠

am730

男治療7年變肝癌怒毆醫師 台大醫院:規律服藥非高枕無憂

中天新聞網

保健品吃錯反而有負擔!醫師親授5大攝取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副院長馮明珠捲不倫戀及醫療爭議 小港醫院發4點聲明

中天新聞網

守護青少年性健康! 性教育和性傳染病防治是2大重點

NOW健康(TW)

襪子也有毒?醫師點名「這4款」別買:恐藏一級致癌物

中天新聞網

社群平台「睡眠最大化」歪風 專家警告:危險又無醫學根據

VOCO News

「好像」掛嘴邊?小心悄悄偷走你的自信與信任感! 專家揭語言陷阱

台灣健康醫療網

「嘴貼膠帶」睡覺阻口呼吸 還能改善臉形變漂亮?專家揭露窒息風險

am730

實踐減塑、永續食物理念! 環境部推千家「綠食飯桌」

NOW健康(TW)

從最適挑戰開始 格林巴利患者復健六個月擺脫輪椅

台灣健康醫療網

2款水果最易藏細菌 切開應4小時內吃完 醫生教3招健康吃防食物中毒

am730

釋迦維C含量秒殺奇異果、檸檬!專家示警:腎病患者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醫揭6大失眠原因!下午喝咖啡晚上能入睡 睡眠品質同樣被影響

台灣健康醫療網

為減肥不吃早餐?韓研究:不按「生理時鐘」吃飯 減重不成還影響血糖!

am730

57歲沈玉琳親證罹「血癌」!急性白血病8成患者是中壯熟齡…初期像感冒「出現4症狀」就生死關頭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2招提升髖關節內旋能力 減腰痛膝傷

am730

兒少性影像犯罪占大宗! 性創傷症候群常在成年後出現

NOW健康(TW)

量血壓時間選對才有效!醫師建議避開「這些」時機點

台灣健康醫療網

沈玉琳罹患血癌「非一夕冒出」 醫示警4大風險易忽略

中天新聞網

【食物好處】營養豐富 增免疫力 翠玉瓜當早餐清爽一整天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