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悲劇|荃灣悅來酒店四屍命案,一家之主不堪抑鬱折磨釀慘劇,遺言曝光:俾情緒病吞噬咗
家庭悲劇|荃灣悅來酒店昨日(27日)發生四屍命案,一名37歲男子墜樓身亡,妻子及2名年幼兒子亦被發現在房間內斃命。編輯:YK@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Google Maps
家庭悲劇|荃灣悅來酒店四屍命案,一家之主不堪抑鬱折磨釀慘劇,遺言曝光:俾情緒病吞噬咗
昨日清晨,警方接獲酒店便利店職員報案,指有人從高處墜下,奄奄一息。相關部門到場後證實墜樓者已身亡,其後再到涉事房間調查,赫見死者妻子及2名年幼兒童倒臥在房間內,分別背部、頸部、右手有刀傷,估計被男死者殺害。警方在梳化上發現一把24厘米長的染血廚刀,刀刃已彎曲,懷疑男死者用該刀撬開窗戶後輕生。
準備移民惟遇阻滯
據悉墜樓男子姓紀,曾任消防、海關及懲教,事發前為海關督察。他與36歲妻子是中學同學,2人拍拖多年,婚後育後2名兒子,終年6歲及3歲。消息指,紀氏一家經濟狀況良好,積蓄達數百萬元。紀男原本計劃與妻兒今日(28日)移民英國,因此在日前辭職並轉到事發酒店暫住。然而幼子受腳患問題困擾,接受2次手術後仍未見明顯好轉,令移民計劃被迫延後。幼子原定昨日到屯門醫院覆診,未料最終發生悲劇。
受抑鬱困擾半年,「俾情緒病吞噬咗」
事發前的凌晨,紀男在社交平台上發佈生前最後一則帖文,透露自己深受抑鬱症蹂躪,打算輕生,「我對唔住我老婆同兩個仔仔,情緒病真係好可怕,我慢慢俾佢吞噬咗」。他認為自己未能盡照顧家人的責任,「惟有帶埋佢哋三個離開人世」。當日清晨4時許,警方接獲紀男朋友報案,指見到他在社交平台上透露輕生念頭,擔心他出事。未料朋友報案後不久,紀男已從酒店房間墜樓,倒臥在酒店門外的馬路。
移民徒添壓力,男士傾向隱藏情緒
有媒體就事件訪問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他表示暫時未知死者患病的詳情,但估計在將要移民展開新生活的情況下,面對種種未知狀況,包括工作、住屋,以至家人照顧,都會徒添壓力。他提到,情緒病「並非一般的不開心」,當發現身邊人持續情緒低落、脾氣暴躁;行為習慣亦有改變,如胃口變差,就應要留意。而且面對情緒病,男士或更加傾向選擇「收埋」,未必願意與家人傾訴。
自殺徵兆不明顯,惟可能現6大警號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列出的一些常見公眾對於自殺事件的謬誤,避免誤解才能及早支援:
1. 自殺事件一般都是無跡可尋
事實上,大部份自殺者都會有明顯或間接的求助訊息。例如:與好友道別、將事情安排妥當等。因自殺者在作出最後的決定前,一般會很大程度地表現出內心痛苦及猶豫,若此刻身邊人能及時察覺並施以援手,便有很大可能可以減少悲劇發生。
2. 恐嚇說自殺的人是不會自殺的
認為向別人透露自己會自殺的人,特別是語帶威脅或恐嚇成分的只是想引人注意。其實在面對死亡抉擇時,自殺者心情往往十分矛盾。所以,當面對身邊人透露出自殺意念時,應以嚴肅及謹慎態度處理。
3. 當情緒好轉後自殺風險便會減少
不少自殺案例的事主有時候情緒會突然好轉,其實,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已決定了自殺而放下困擾,亦有可能是因死意而決而想要掩飾,在這個時候身邊人更加應該小心分辨及了解。
4. 一般人永不會出現自殺念頭
雖然性格健康成長、家庭關係良好及有足夠支持系統的人,即使出現自殺念頭也一般會稍現即逝,較少發展成真正的自殺行為,但當面對沉重壓力時,每個人均有機會出現自殺的念頭。
5. 一件小事不足以令人尋死
其實自殺行為並不能以單一事件去理解,當自殺者在面對長期的壓力或被其他問題所困擾時,一次簡單的小事亦有可能是引發自殺行為的導火線。
6. 不應對有自殺意向的人提及自殺
不少人以為主動提及與死或自殺有關的字眼或意念會加強當事人的自殺意欲。但其實有情緒嚴重困擾的人或許極希望能與人傾談他對於自殺的感受,直接詢問個人自殺意向是最直接了解其自殺可能的方法。
自殺徵兆不明顯,卻亦有可能有跡可尋。以下為常見的自殺警訊與徵兆:
- 提及自殺相關話題,有機會直接說起或以作文、詞曲等展露;
- 生活/行為型態改變,包括:睡眠/食慾/社交模式等;
- 寫遺囑,安排後事,如:突然將心愛之物贈予他人
- 增加酒精或藥物使用或做出危險行為,如:飆車等
- 最近生活曾出現巨變(如財務困難、人際關係破裂、家庭/學業/事業大變動)
- 外表/情緒改變,如:突然由哀傷轉為正常
當發現身邊人或出現自殺意向時,不妨嘗試給予適當的關懷,可參考以下建議:
- 直接、坦誠地與出現自殺意向者談論自殺的想法,傾聽並接納對方的想法,讓其將感覺說出來;
- 不要打斷對方、不爭辯自殺的對錯或試圖說教
- 不要恐嚇對方
- 不要隨意許諾
- 採取保護行動,對於自殺企圖極強或已有自殺計畫者,需隨時陪伴及移除其身邊的危險物品
- 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 生命熱線:2382 0000
- 明愛向晴軒:18288
- 社會福利署:2343 2255
-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 0000
- 東華三院芷若園:18281
-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 利民會/即時通:35122626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 噏」:http://www.openup.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