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黎智英命運 川普曾放話「百分百」救人!或成美中貿易博弈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曾承諾若重返白宮,將「百分之百」設法釋放被關押在香港的《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並暗示可能將他的案件納入美中貿易談判的交換條件。這位77歲的媒體大亨已在獄中度過逾1600天,面臨最高無期徒刑的風險。香港法院本周開始聽取「黎智英案」的結案陳詞,判決將成為川普是否履行承諾,還有中方博弈的關鍵考驗,引發國際高度關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贏得第2任總統任期的前幾天,川普(Donald Trump)曾做出1個大膽承諾:如果重返白宮,他將讓1位被關押在香港監獄的、好鬥且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獲釋。川普去年10月在1場Podcast訪談中信心滿滿地表示:「百分之百,我會讓他(黎智英)出來。他很容易就能出來。」
將近十個月過去,這位77歲、長期讓北京頭痛的媒體大亨——黎智英依然身陷囹圄。他已在香港最高戒備級別的監獄中度過1600天,大部分時間被單獨監禁,面臨著可能在獄中度過餘生的前景。
「黎智英案」結案陳詞因暴雨休庭
黎智英是現已停刊的《蘋果日報》創辦人,這家激進民主派小報多年來,以對中國共產黨的猛烈批評著稱。《蘋果日報》在被迫關閉前,一直是香港新聞自由的象徵。黎智英也已成為北京對香港全面國安鎮壓的標誌性人物。
在這場具標誌意義的審判中,黎智英被控兩項「勾結外國勢力」罪以及1項「煽動罪」,根據北京2020年強行實施的《國安法》,「勾結外國勢力」最高可判終身監禁。他對所有指控均不認罪。這場審判引發國際關注,英國首相施凱爾(Sir Keir Starmer)日前呼籲釋放黎智英。黎智英同時擁有英國與中國國籍,但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因此視他為純粹的中國公民。
黎智英在香港的審訊已進入最後階段,有人讚他為英雄,也有人斥他為叛徒。香港法院原定14日開始聆聽控辯雙方的結案陳詞,為最終裁決鋪路,這將決定黎智英的命運,也將考驗川普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判貿易協議時,是否會兌現承諾。不過,結案首日上午的聆訊因暴雨侵襲香港而休庭。
釋放黎智英成為美財長談判任務
去年10月,川普在保守派Podcast主持人休伊特(Hugh Hewitt)詢問他若當選是否會與習近平交涉、讓黎智英出獄時,回答:「百分之百會。」之後,川普承諾,作為總統時,會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提出黎智英案。
川普在今年5月與休伊特的另1次廣播訪談中表示:「我認為(與中國)談論黎智英是個好主意。我們會把它列進去,列為談判的一部分。」當時是在美中官員在日內瓦展開首輪貿易談判的前幾天。
兩位長期替黎智英奔走、爭取他獲釋的人士透露,他們獲得美國告知,美方確實曾在日內瓦談判期間,與中方非正式提及黎智英的案子。黎智英的首席助理西蒙(Mark Simon)說:「我們得知在貿易談判中有非正式提及,但我們不知道具體內容。」
華盛頓「香港自由委員會」主席克利福德(Mark Clifford)則表示,在6月倫敦舉行的第2輪談判前,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到了川普的任務」,確保黎智英的釋放列入談判內容。克利福德一直在遊說美國國會關注黎智英案,他說:「我被告知,貝森特是由總統指派,並將此列為他的任務。在談判開始前,貝森特就告訴一些人,他的任務是讓黎智英出來。」
美國財政部拒絕置評。白宮發言人凱利(Anna Kelly)回覆CNN時表示:「正如川普總統所說,黎智英應該被釋放,他希望看到這件事發生。」
是否釋放黎智英取決於雙方優先事項
黎智英14日的庭審,恰逢川普剛與中國延長貿易休戰90天。
美中關係專家指出,川普能否兌現承諾仍屬未知,因為他的交易式風格及政策反覆無常。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Yun Sun)說:「黎智英是英國人,不是美國人。以黎智英案的高度敏感性來看,我懷疑中國不會願意(釋放黎智英)。不過,貿易談判對北京來說的優先級更高。如果川普把黎智英的釋放作為優先目標,北京是可以談判的,但這完全取決於條件。」
巴黎亞洲中心高級研究員卡巴斯坦(Jean-Pierre Cabestan)則認為,雙方都存在不確定性。他說:「川普會對習近平施加多大的壓力來換取這筆交易?很難說,因為美國還有很多比黎智英更優先的事,還有最大問題是,習近平會接受這些交換條件嗎?」
然而,黎智英的家人及支持者仍抱持希望。黎智英之子黎崇恩說:「我們非常感激(川普)總統知道我父親的案件,並表示會讓他獲釋。總統在世界各地成功營救囚犯的紀錄很輝煌,這讓我們全家燃起了很大的希望。」
關押黎智英的代價對北京代價更大
至今,所有香港國安案件的審理都是由特選法官組成的小組進行,而非陪審團,這與香港的普通法傳統有所背離。結案陳詞預計需時數天,判決可能要等數周甚至數月後才會公布。
爭取黎智英獲釋的人認為,以他的年紀及健康狀況,繼續關押他的代價對北京和港府來說更大。克利福德曾為黎智英撰寫傳記《麻煩製造者:黎智英如何成為億萬富翁、香港頭號異議人士,以及中國最令人畏懼的批評者》(THE TROUBLEMAKER: How Jimmy Lai Became a Billionaire, Hong Kong’s Greatest Dissident, and China’s Most Feared Critic)。他說:「如果黎智英死在獄中,將永遠是個麻煩。他會成為殉道者、抗爭象徵,也是中共殘酷的象徵。北京為何要讓這種事發生?」
黎智英的首席助理西蒙則說,必須先定罪,才能推動任何釋放行動。專家也指出,雖然華府過去曾透過外交手段,成功讓在中國的政治犯獲釋,但對香港司法案件直接干預則極為罕見。甚至可能史無前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