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約8萬熟齡族可能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面臨視力挑戰

商傳媒

更新於 09月16日08:52 • 發布於 09月16日08:52 • service@sunmedia.tw (商傳媒 SUN MEDIA)
約8萬熟齡族可能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面臨視力挑戰,約六成屬於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研究建議應及早診斷與治療。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商傳媒|記者陳威翔/台北報導

約六成屬於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 研究建議應及早診斷與治療

根據內政部最新數據,台灣人口已連續近 20 個月呈現負成長,加上出生率持續低迷,使得台灣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的門檻。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建構完善的熟齡照護體系,已成為當前最熱門且迫切的社會議題。然而,除了日常生活的照護與陪伴,熟齡族群的健康挑戰也日益嚴峻,其中,與視力相關的老化病變,亦逐漸受到關注,特別是亞洲人中較常見的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根據研究觀察,創新治療方法於部分患者中,視覺功能有提升趨勢,且給藥頻率可彈性調整,如逾半數患者能延長給藥間隔時間,提供更彈性的治療參考依據。

約8萬6千名熟齡族面臨黃斑部病變挑戰 PCV為濕性黃斑部病變亞型之一 在亞洲較為常見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熟齡族,且隨著年齡增加,罹患機率也大增;台灣每10位65歲以上老人,就有1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而末期黃斑病變發生率則約為1.9%,換算約為8萬6千位老人恐因疾病影響,而使眼睛中央視野功能完全喪失。

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nAMD)亞型之一,在亞洲人身上特別常見。據統計,在亞洲族裔的「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nAMD)病例中,PCV 佔比高達 60%,遠高於西方國家。PCV 的特徵是脈絡膜血管末端形成類似葡萄串的異常血管病灶,猶如血疱,若未及早診斷並治療,可能加速病程發展,增加視力受損風險,早期診斷與處置,有助醫療團隊更妥善掌握病情,延緩惡化風險。

研究觀察:新療法發展提升治療策略靈活性 醫療團隊依個別病況規劃合適治療與給藥間隔

過往,治療方式除了傳統的雷射光凝固治療、光動力療法,另外也也可透過抗血管新生抑制劑來治療。近期在 2025 年歐洲視網膜專家學會(EURETINA)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為患者帶來了曙光。根據研究觀察,創新治療方法於部分患者中,視覺功能有提升趨勢,且給藥頻率可彈性調整。在一年追蹤期間,患者的最佳矯正視力(BCVA)從基線平均提升 8.9 個字母(第 40、44 及 48 週平均) 。研究中部分個案於追蹤期間顯示視力指標有提升情形,惟實際效果需依個人狀況而異。重要的是,61% 的患者達到息肉病灶完全消退,86% 的患者達到息肉病灶不活動,這些發現有機會降低視網膜出血和視力喪失的可能性,上述數據提供醫療決策參考,實際效果仍需依臨床判斷與個體差異調整。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250萬人的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三立新聞網
02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5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6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