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股票回購規模破兆美元創紀錄 推動美股屢創新高 但隱憂浮現
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三 (20 日),美國上市公司今年來宣布實施的庫藏股規模突破 1 兆美元,較 2023 年提早兩個月達成此里程碑,創史上最快紀錄。這波浪潮正成為支撐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持續走高的核心動力,但也引發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深層憂慮。
數據顯示,科技與金融巨頭是實施回購計畫主力軍。蘋果 5 月公佈 1000 億美元回購計畫,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跟進 700 億美元方案,摩根大通上月宣布 500 億美元回購,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分別推出 400 億和 200 億美元計畫。
此外,AI 晶片巨擘輝達更在周三 (27 日) 財報發布後追加 600 億美元回購授權,7 月單月回購公告總額達 166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 2006 年歷史高點翻倍,直接助推那斯達克指數突破 21500 點關口。
股票回購透過減少流通股數量提升每股盈餘,被視為企業向市場傳遞信心的關鍵工具。
自 2017 年川普稅改釋放企業現金流以來,標普 500 成分股回購規模逐年攀升,2023 年創下 9425 億美元年度紀錄,在今年首季市場疲軟期間,企業仍逆勢回購 2935 億美元,助力股指從關稅衝擊中反彈。
然而,回購熱潮背後的風險卻逐漸顯露。
美國財長貝森特批評波音等企業「重回購輕研發」,高盛也示警稱勞動市場放緩與消費動能不足恐終結今夏漲勢。
摩根士丹利指出,混合經濟訊號顯示企業獲利分化加劇,通膨反覆風險猶存。
政治層面,聯準會 (Fed) 理事遭川普政府罷免引發獨立性質疑,再加上政策不確定性,令高估值市場面臨多重考驗。分析師預估,今年全年美國上市公司回購規模有望達 1.3 兆美元,但能否持續支撐多頭市場仍待觀察。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