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頭鸚鵡也愛跳舞!30種求偶舞步,音樂成為福利助力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鳳頭鸚鵡不僅會隨音樂起舞,還能展現至少30 種舞步,其中有 17 種舞步首次被科學紀錄,包括甩頭、側步和身體滾動。研究團隊指出,這些動作展現了鸚鵡複雜的認知與情感能力,也暗示音樂可能成為改善圈養鳥類生活品質的新方法。
這項研究由澳洲查爾斯史都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Lubke 博士帶領,分析 45 段社群媒體影片,涵蓋五種不同的鳳頭鸚鵡。結果顯示,不同物種並沒有固定的舞蹈模式,每個物種都有各自最常見的舞步組合,甚至有些個體會「自創舞蹈」,將多個動作靈活結合。
為驗證結果,研究團隊在瓦加瓦加動物園進行實驗,播放音樂、播客或靜音給三種共六隻鸚鵡。觀察顯示,即使沒有音樂,鸚鵡仍會展現舞蹈行為。研究進一步指出,至少 21 種鳳頭鸚鵡中有 10 種會隨情境展現舞步,顯示舞蹈是比想像中更普遍的行為。
至少會10種舞步 支持鸚鵡具複雜認知與情感能力假說
研究人員認為,鸚鵡舞蹈可能源自野生同類的求偶展示,隨著馴養環境轉化,行為對象改為飼主或人類互動。Lubke 博士表示,舞蹈行為展現了正向情緒,也讓音樂成為值得發展的「環境豐富化」工具。
查爾斯史都大學教授 Freire 也指出,鸚鵡舞蹈與人類舞蹈的相似性,顯示牠們具備高度的認知與情感能力。未來研究若能確認音樂與舞蹈的因果關聯,將有助於發展提升鳥類福利的新方法。
這篇研究已刊登於國際期刊《PLoS ONE》。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wiki(CC BY 4.0)
參考論文:
1、Dance behaviour in cockatoos: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welfare
延伸閱讀:
1、雌性長臂猿跳「機器人舞蹈」!科學家推測與「社交互動」有關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