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神山被告!17 人控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種族偏見,台積電回應:不評論訴訟內容
台灣半導體巨頭台積電(TSMC)陷入種族歧視爭議。2024 年 11 月台積電遭 12 名現任與前任員工提集體訴訟,指控在亞利桑那州與加州的廠區中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及台灣籍員工特殊待遇問題。根據《富比士》(Forbes)報導,原告指控台積電在這些廠區的用人政策更偏好東亞裔及華裔員工,讓其他族裔的員工在工作環境中被排擠,職涯發展受到嚴重限制。
這起訴訟的發起人之一、台積電美國分部前人才招募主管 Deborah Howington 透露,台積電在美國的內部人力資源文化對非東亞裔員工有更嚴格的審查標準。訴狀指出,台積電台灣人資部門經常將在台灣挑選的候選人──主要為台灣籍及華裔──推薦至美國分部,而美方多數情況下會無條件錄用,即使該職位未對外公開招聘。
這些優待行為使非東亞裔員工普遍感到難以進入台積電、尤其是晉升至高階管理層,也成為此次訴訟的核心指控之一。
美國員工直指台積電 3 大歧視
訴訟文件中列出了台積電美國分部的三大歧視指控,包含內部招聘、晉升機會受阻以及迫使非東亞裔員工離職。
指控一:偏好雇用東亞裔員工
原告指出,台積電對台灣或東亞裔員工存在明顯的招聘優待,許多職位即便沒有正式被列為空缺,仍直接錄用台灣籍候選人,這種「內部招聘」的情況限制其他族裔員工的平等就業機會,使台積電在公開招聘公平性上遭受質疑。
指控二:剝奪非東亞裔員工的晉升機會
其次,非台灣或東亞裔員工經常被剝奪在台積電晉升的機會。
語言障礙便是一個顯著的例子。訴狀中提到,台積電美國分部的會議、文件以及培訓資料經常使用中文,甚至出現「中英混合語」的情況,讓不懂中文的美國籍員工在工作中倍感困難,影響其學習技能和晉升的機會。訴狀援引台積電內部一名管理人員的言論稱,使用「中式英語」會讓部分非華語員工感到被刻意排擠,加劇工作環境的不友善氛圍。
指控三:非東亞裔員工較容易被解雇或被迫離職
第三,其他族裔的員工被解雇或自願離職(或可稱「變相解雇」,constructive discharge)的比例,相對於東亞裔員工高上許多。
非東亞裔員工往往遭遇語言侮辱、心理操弄和羞辱等情況,導致他們被迫離開公司,隨後這些崗位再由持簽證的台灣籍員工填補。原告認為,這種策略目的在於增加台灣籍工會員工的比例,對美國勞工構成不公平的職場壓力。
種族歧視恐影響台積電獲得晶片法案補助
近年美國政府極為重視半導體供應鏈,推動《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台積電成為法案的受益者之一,總共獲得高達 116 億美元的資金。其中 66 億美元為現金補助,50 億美元則為貸款,協助台積電於亞利桑那州建設晶圓廠。
根據原告律師的說法,台積電接受聯邦資金後,有責任在美國的招聘和勞動環境上維護平等原則,遵守美國法律。若台積電因此次集體訴,被證明未能達到《晶片與科學法案》的相關規定要求,恐引起美國政府審查補助資格。
台積電未對進行中的訴訟案做出回應,但先前曾對外媒表示,公司一向重視多元化的員工組成 ,並聲稱在招聘與晉升時不會基於性別、宗教、種族、國籍或政治立場而有差別待遇。台積電表示,公司內部設有多種渠道,協助員工反映並處理相關問題。
台積公司完整回應如下
台積公司不評論正在訴訟中的案件。我們為 3000 人的 TSMC Arizona 團隊感到自豪,此團隊的共同努力讓我們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晶圓廠獲得成功。台積公司致力於為我們的員工、承包商以及在我們全球各地廠房工作的人員,提供一個安全、友好且具包容性的工作環境。我們非常重視員工和承包商的聲音,提供多種意見反映管道,並致力於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問題。
資料來源:The Register、tom’s Hardware、MoneyDJ;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延伸閱讀
輝達攜軟銀在日本建「AI 工廠」!黃仁勳、孫正義要達成什麼目標?
台灣 46% 家族企業為接班頭痛!巨大集團執行長:一代想交棒,應該這樣鋪路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顯示全部
留言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