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錯過中風恢復黃金期!健保給付中醫針灸助你重拾生活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6月20日03:42 • 發布於 07月12日13:0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本文探討腦中風的成因與症狀,並分享中醫針灸與中藥如何在黃金恢復期內幫助病患重拾自理能力、改善生活品質。本文也揭露腦中風針灸治療的實證效果與健保資源,協助家屬減輕照護壓力,是了解「腦中風針灸治療」不可錯過的實用指南。

腦中風為台灣常見的急重症之一,且長期占國人前三大死亡原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針灸科醫師黃廷宇指出,根據統計,台灣35歲以上成年人中,每年約有3萬人會發生第一次中風,進而導致死亡或留下神經學的後遺症,並有1/10的病人會於一年內發生第二次中風,且一旦發生,後遺症大多會比第一次嚴重。

腦中風常見2因素所致 症狀一次看

黃廷宇醫師說明,腦中風主要可從機轉上分為兩大類:由腦血管破裂出血與腦血管梗塞所引起,無論是何者,皆可能導致腦細胞受到壓迫或因缺血而損傷,產生症狀。常見臨床症狀包含:口眼歪斜、單側的肢體無力、語言障礙、講話不清楚、吞嚥困難、大小便失禁、記憶力變差、認知功能衰退等。可能使生活機能下降,甚至無法打理自己的生活,也可能使照護的家屬精疲力盡、造成家庭經濟的困難。

針灸治療腦中風 改善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負擔

針灸治療自石器時代即有相關紀錄,在兩千年前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便已有相當詳盡的治療方法之論述,而到了近代,更有許多專家學者對針灸治療的方法、機轉、適應症做了詳盡的研究。

黃廷宇醫師分享,2024年發表的回顧性文章顯示,針灸可以透過促進神經學連接、加強腦神經的訊號傳遞、改善腦部灌流、降低發炎與疼痛、治療代謝性疾病等機轉,來改善包含中風後偏癱、張力、憂鬱、意識障礙、疼痛等方面的臨床表現。透過這些神經學機轉上的改善,可以讓患者更快速的恢復生活自理的能力、改善生活品質、減輕個人與家庭的負擔。

中風搭配中藥調理 有助促進神經症狀修復

近年許多研究皆顯示,中風後針灸若能搭配中藥的調理,能更進一步的促進神經學症狀的修復。如「養腦散」是獲得衛生福利部核准的缺血性中風輔助用藥,根據研究顯示,一般觀察組觀察期的恢復率僅有23.8%,而搭配養腦散治療的患者,則可達到56.1%的恢復率。

研究也顯示出,服用單味「黃耆」也可以讓中風患者改善疲倦、提升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整體生活品質,可對於中風後患者產生多方面的助益。

別錯過黃金恢復期 健保提供中醫針灸與後續門診支持

此外,目前健保局實施「腦血管疾病之西醫住院病人中醫輔助醫療」計畫,針對中風住院病人實施中西醫結合照護,可提供一週7天的針灸照護,並可以搭配科學中藥來加強,讓腦中風患者可以黃金治療階段就開始接受中醫照護。

而針對病情穩定出院的患者,健保局亦提供「腦血管疾病後遺症中醫門診」照護計畫,在中風診斷起的一年內,都可以持續在中醫門診接受治療,讓後遺症加速恢復。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