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擬就15%關稅達協議 或比照日本架構
(德國之聲中文網)彭博社週三(7月24日)引述歐盟外交人員報導稱,歐盟成員國已經準備好接受15%的關稅稅率,並且正在爭取把汽車等產業也納入其中。
外交人員指出,雖然歐盟談判代表對達成協議抱持樂觀態度,但他們也知道任何協議都需要經由美國總統川普批准,而他的最終決定往往讓人難以預測。美方官員則表示,與歐盟的談判仍在進行中,不會立即公布協議。
據路透社報導,美歐協議將類似於美國和日本週二達成的協議,後者將先前提出的25%關稅下調至15%,並同意將美國對日本汽車徵收的25%關稅下調至15%;日本則承諾將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
歐盟外交官表示,飛機、木材以及部分藥品和農產品可能會獲得關稅豁免,但美方似乎不願降低目前50%的鋼鐵關稅。
隨著川普設下的8月1日談判期限接近,歐盟在過去幾週以來加快與美國的談判進程。此前,川普除了宣布對歐盟進口商品加徵30%的關稅外,還針對汽車和零件徵收25%關稅,對鋼鐵、鋁及銅的稅率則達50%。此外,川普曾說最快在8月對藥品和半導體實施新關稅。
《金融時報》也引述3名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指歐盟可能會同意這項貿易協議,因為川普政府此前與日本達成的協議已經清楚顯示出讓步的條件,「多數成員國雖然樂意,但可能會接受這項協議。」
週三,歐盟貿易事務專員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會談。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斯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彭博訪問時稱:「我們與歐盟的合作正在取得良好進展。」
歐盟擬採取最強硬反制措施
歐盟委員會週三表示,若雙方未能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將強化反制措施的力度,對波本威士忌、波音飛機等美國進口商品一口氣徵收將近1000億歐元的關稅。
歐洲外交官表示,歐盟成員國將於週四就反關稅措施投票,且絕大多數成員國支持在無法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的情況下使用「反脅迫措施」(Anti-Coercion Instruments,簡稱ACI)。
「反脅迫措施」是歐盟在2023年通過的法案,目的是為了強化歐盟的反制能力,防止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衝擊商務貿易。
要動用「反脅迫措施」須經由歐盟成員國認定第三國是否欲藉由經濟施壓,企圖迫使歐盟或者其成員國改變政策。若經由對話無法解決問題,歐盟可以採取提高關稅、限制獲得歐盟境內標案、限制在歐盟範圍內投資等反制措施。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