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以色列、美國反對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週四(7月24日)在社群媒體發聲明表示,法國將於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正式宣布承認巴勒斯坦為國家。
「依循法國對中東公正、永續和平的歷史承諾,我決定法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法國人民盼望中東和平,身為法國人,我們有責任跟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還有我們在歐洲和國際上的夥伴站在一起,證明和平是有可能實現的。」
聲明還寫道,「當務之急就是結束加薩的戰爭,為平民帶來解脫」,因此除了應立即停火、釋放所有人質、提供人道救援給當地人民,還要讓哈馬斯去軍事化,並保護、重建加薩。「到最後,我們必須建立巴勒斯坦國,保證其接受解除武裝力量並完全承認以色列,藉此確保它可以成功。」
馬克宏還公布他寄給巴勒斯坦自治機構領袖阿巴斯(Mahmoud Abbas)的信,向對方通知他的決定。對此,阿巴斯的副手謝赫(Hussein al-Sheikh)感謝馬克宏,並說:「這樣的立場反映了法國對國際法的承諾,以及對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對我們建立獨立國家的支持。」
哈馬斯稱法國「朝正確方向邁出積極的一步」,呼籲各國也應該跟進。哈馬斯是巴勒斯坦伊斯蘭極端主義軍事團體,德國、美國、以色列和部分阿拉伯國家把它列為恐怖組織。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強烈譴責馬克宏的決定:「此舉是在獎勵恐怖主義,可能導致另一個伊朗的代理人產生……在這種情況下創立的巴勒斯坦國,會變成消滅以色列的發射台,而非跟以色列和平共存。」
以色列防長卡茨(Israel Katz)批評法國「向恐怖主義投降」,以方絕不容許成立一個巴勒斯坦實體來「傷害我們的安全、危害我們的存在、削弱我們在以色列地(Land of Israel)擁有的歷史權利」。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亦強烈反對:「這樣魯莽的決定只會助長哈馬斯的政治宣傳,挫敗和平進程,是對10月7日哈馬斯襲擊受害者的一記耳光。」
「兩國方案」會議下週登場
近幾個月以來,馬克宏積極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兩國方案」,今年6月原訂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主辦一場會議商討此事,但後來因以色列和伊朗爆發戰爭而延宕。
據路透社報導,會議籌辦時也曾面臨美國壓力,當時川普政府的外交電報表態反對任何單方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動,呼籲各國不要參加法國的會議,否則可能被美方視為「反以色列」、違背美國的外交政策利益。
這場「兩國方案」會議已改期至7月28日登場,並降為部長層級,9月才會在聯大場邊召開領袖級會議。
美聯社稱,法國承認巴勒斯坦之舉雖是象徵性的作為,卻也是「大膽的外交行動」,對以色列帶來外交上的壓力。
在加薩飢荒蔓延、以色列軍事行動掀起更強烈反彈之際,越來越多國家選擇承認巴勒斯坦的主權國家地位。去年5月,聯合國大會便曾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目前巴勒斯坦是聯合國常駐觀察員,正式入聯則需安理會批准,但常任理事國之中的美國並不支持。
據法新社統計,聯合國193個成員之中,至少有142個國家已經、或者打算承認巴勒斯坦。除了大多數的中東國家,中國、印度、瑞典、挪威、愛爾蘭、西班牙等國也陸續承認巴勒斯坦國。
不過,佔據世界強權地位的七國集團(G7)之中,只有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法國擁有歐洲最大的猶太人社群,也是除德國之外穆斯林人口最多的西歐國家;每當中東爆發衝突,也常連帶點燃法國國內的示威與衝突。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兩國方案」一般指的是成立一個可跟以色列共存的獨立巴勒斯坦國,類似提議至少可追溯到1947年的聯合國大會,近年來各國則有不同的主張版本。現任德國政府支持「兩國方案」,前提是以巴之間必須直接談判,而非由他國單方面承認巴勒斯坦國。
美國和以色列退出加薩停火談判
法國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同一天,川普的中東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指責哈馬斯沒有誠意促成停火,因此美國決定退出在卡達舉行的加薩停火談判,轉而「考慮其他替代選項」。美國國務院未具體說明何謂「替代選項」。
以色列也撤離了談判團隊。哈馬斯週五(25日)發聲明回應,稱其在談判過程中一直展現出責任感與彈性,對維特科夫的「負面評論」感到意外,並重申仍有意繼續談判。
過去幾週以來,在卡達的停火談判雖有小進展的跡象,卻沒有重大突破。美國和以色列退出之前,各方正在討論一份60天停火草案,內容包含以哈互相釋放俘虜、開放更多人道援助進入加薩等。
以媒《國土報》(Haaretz)引述以色列消息人士說法指,談判並沒有破裂,以方退出應是為了施壓哈馬斯、迫使其妥協立場。該報導稱,談判僵持的主要爭執點是以軍撤退的範圍、停火後以軍的部署地點、是否繼續控制加薩走廊南部的幾個軍事佔領區。
加薩飢荒繼續
國際外交工作推展的同時,加薩平民的人道主義危機持續惡化。世界衛生組織(WHO)週三(23日)指出,今年已記錄到21名5歲以下孩童死於營養不良相關問題。哈馬斯掌控的加薩衛生部24日數據則顯示,過去3週至少有28個成人、20個孩子因營養不良死亡。
以哈戰爭期間曾兩度前往加薩服務的醫生卡勒(John Kahler)說:「人類發展到可以在熱量不足的情況下生存,但是有限度的……看來我們越過了那條線,有一部分的人口已經到達極限。這是人口死亡螺旋的開始。」
飢荒之下,記者也難以倖免。一群替法新社工作的記者表示,再沒有外力支援,「加薩最後一批記者就會死去」。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等主流媒體亦發布聯合聲明,關切巴勒斯坦記者在飢荒之中的處境。由於以色列政府限制外國記者進入加薩,巴勒斯坦當地媒體工作者更顯重要。
「我們深深擔憂我們在加薩的記者,他們越來越難養活自己和他們的家人……好幾個月來,這些獨立記者在加薩當地扮演世界的耳目,如今他們跟自己的採訪對象面對相同的嚴峻處境。」
聲明呼籲,以色列政府應允許記者自由出入加薩,容許當地人獲取足夠的食物和補給。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顯示全部
留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