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乾枯、海平面上升,研究:兩者成因果關係
人類賴以生存的淡水,已經在悄悄流失,研究發現,過度抽取地下水、乾旱加劇以及氣溫升高導致蒸發加快,已造成可用淡水量急劇下降。而這個「大陸乾化」現象,科學家發現,已經超過冰蓋融化,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因素。
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一篇研究發現,過去二十年來,包括氣候變遷在內的多種因素,正在擾亂陸地、海洋和大氣之間的水分循環,湖泊、地下蓄水層和土壤水分等陸地水源都在枯竭。
作者利用美國太空總署四顆衛星的數據,分析過去22 年來陸地水儲量的變化,這些衛星的功用是追蹤地球水的運動,包括地球冰蓋、冰川和地下水庫的變化。
結果顯示,自2002 年以來,除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外,所有大陸地塊都經歷前所未有的乾旱。自2014 年以來,世界上原本就已經乾旱的地區,乾旱速度迅速加快。整體而言,全球乾旱地區面積每年的擴張速度,大約是加州面積的兩倍,且乾旱地區的乾涸速度,比濕潤地區變濕的速度更快,顛覆歷史上的水文模式。
四個超級乾旱大陸
隨著乾旱熱點區域擴張,形成巨大的、相互連結,大陸規模的超級乾旱地區。第一個地區橫跨美國西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包括許多主要的糧食產區。第二個地區包括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這些地區遭受大雪和凍土融化的襲擊,農業區也出現乾旱。
俄羅斯北部是第三個地區,其中高緯度地區也正在經歷大量降雪和永久凍土融化。第四個區域是中東北非地區和泛歐亞大陸,這裡有多個主要的沙漠城市、糧食生產中心、不斷縮小的海洋和城市。
至於造成乾旱的原因,光是地下水枯竭一項,就佔水資源流失總量的68%。研究人員認為,2014~2015 年的超級聖嬰現象,是改變全球水文模式的臨界點,接近臨界點時,氣候極端事件開始加速,導致地下水使用量大增和大陸乾涸。
大陸乾化水分流向大海
「大陸乾化」現象已將地球上的總水量轉移到海洋,作者認為已經超過冰川與冰蓋融化,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地球科學家評論這篇研究時,質疑陸地水流向大海是海平面上升的主因,但認同海平面上升與地下水流失之間的關係,是地球水循環陷入混亂的後果。他說,「如果把水從大陸抽走,它唯一的去處就是海洋。水進入大氣層,然後88% 的水會降落到地球上,最終流入海洋。」強調過度抽取地下水,至少在數千年或數萬年內不可逆轉。
大面積大陸乾旱將對人類造成重大影響。研究稱,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淡水資源正在枯竭的國家。這項研究揭露的大陸正在變乾,淡水供應正在減少,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的趨勢,是至今氣候變遷影響之下,最可怕的訊息。如果地下水進一步枯竭,淡水資源減少,乾旱狀況惡化,未來後果可能會更嚴重。
Freshwater is disappearing from the Earth at alarming rates: Study
The parched planet paradox: How drought and sea level rise feed on each other
(首圖來源:Unsplash)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