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賺錢,我是為何而工作?」做職涯規畫前,先用一份清單理解自己
在職涯的道路上,許多人感到迷惘。主人掌握命運、僕人接受安排。主動創造你想要的世界,比找到完美的工作容易得多。想要做自己,需要深度的自我覺察。
職涯規畫的第一步,從 3 方面自我評估
職涯定位的順序是由內而外,從個人特質出發,先處理方向問題(內在、外在),同時考慮理想和現實,再深入探索生涯意義(生命)。
1. 內在:個人的心理特質
以你的優勢特質為中心,設計你的職涯藍圖。
興趣 喜歡的事物、基礎的大方向 能力 硬實力:領域能力/專業能力、軟實力:可轉移能力 價值 你覺得有意義和價值的事
2. 外在:職業環境的狀態
同時評估內在特質與外在現實,取得最佳平衡。
職業 最直接的工作內容,也是最常見的問題 產業 環境同時會對實際層面和心理層面產生影響 公司 企業文化和主管風格的影響
3. 生命:對工作、自我和人生的期待
關於你想成為的人、想實現的人生。
自我觀 你有沒有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呢?失去動力如何找回? 人生觀 人生不是只有工作
對職涯迷惘時,花 5 分鐘問自己這個問題
每天花 5 分鐘問自己:「我那麼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即使過程再怎麼辛苦,只要能夠達成目標,很多東西就都可以忍耐,因為終點會有意義。嘗試錯誤的成本不算在內。只要大方向正確,再怎麼走都會走到想要的終點。我不害怕努力,但希望夢想可以成真。
「價值觀排序」是心理學家經常使用的目標設定方法。價值觀,是我們心中認為有意義的東西,有的人重視工作、有的人重視家庭,每個人都有自己比較在乎的事物,沒有對錯。大部分我們心裡的糾結和衝突,往往可以追溯到自己不同價值觀之間的拉扯。
就像公司的專案要列出優先順序、集中火力,我們人生的追求目標也要區辨優先順序。 每個人的生命和時間都很有限,如果想要抓住一切,結果就會什麼都抓不住。
常見的工作追求與目標:
資產與金錢
晉升的機會與速度
擁有自己的事業
社會認可,受人尊重肯定
領導團隊
能被看見,有舞台能發光
工作生活平衡
發揮自己的天賦能力
創新與創造
獨立自主
能持續自我成長
安全感、可預測可掌控
冒險挑戰
有夥伴一起打拚
解決他人的問題、幫助他人成長
思考一下上面的 15 項工作追求,挑出最在乎的前 5 名,再跟現在的工作、或是上一份工作比對並給分,也許你就會發現問題出在哪裡。
(本文出自《主人思維》,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工作不快樂、倦怠感上身?給「工作不滿族」的 3 個情緒轉換法
同事好煩、職場好難,不工作會比較開心嗎?心理學研究解答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