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不管是宵夜或是颱風天,泡麵都是不可或缺的糧食,不過因為有很多添加物,食用過多對身體有害。營養師就破解迷思,分享正確健康吃泡麵的方法,雖然方便,但不能當成長期正餐。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說明,很多人以為泡麵可以保存這麼久,一定是加了防腐劑,但依照法規規定,泡麵麵體不能加防腐劑,能保存久是因為油炸或烘乾脫水的製程,如果醬料包有加防腐劑,也會清楚標示。
此外,外傳吃泡麵會禿頭,但其實掉髮主因多是遺傳、壓力、清潔不當、營養不均,但若總是愛吃半熟蛋,小心生蛋白中的Avidin成分會抑制生物素吸收,長期下來也可能讓頭髮營養不足,增加掉髮風險。
高敏敏指出,泡麵偶爾吃問題不大,但若天天吃,就要當心幾個地雷:
●肥胖與心血管負擔
泡麵多為油炸麵,加上調味包含油脂,高油高熱量容易造成肥胖與心血管負擔。
●腎臟與血壓負擔
每100公克泡麵,鈉含量常超過500毫克,吃整碗就可能攝取上千毫克,對腎臟、血壓是負擔。
●營養不均衡
只吃麵和湯,缺乏蔬菜、蛋白質和纖維,容易造成營養失衡。
●容易水腫長痘
平時熬夜、壓力大,若再吃高鈉的泡麵,容易水腫長痘。
假如吃泡麵想吃得安心,可以透過小技巧,讓健康升級:
●選擇非油炸麵
減少油脂與熱量攝取,減輕身體負擔。
●熱水燙麵
先用熱水泡一下麵體,倒掉再加新熱水,可去除部分油脂。
●調味包減量加入
調味包只加一半,有夠味就好,或是也可以加入天然香料來提味。
●添加天然食材
可以加入雞蛋、豆腐、青菜、瘦肉,讓營養攝取更均衡。
高敏敏提醒,泡麵雖然方便,但不能當成長期的正餐主角,建議偶爾當作應急選擇,搭配營養食材才不會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