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20%關稅重創產業競爭力 工具機公會提4建議
美國公布最新一波對等關稅名單,台灣將被課徵20%的關稅,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表示,該稅率相較日本、韓國等競爭國明顯偏高,恐衝擊中階機型與中小企業的價格競爭力,呼籲政府儘速與美方協商,並啟動應變機制協助產業因應轉型。
工具機公會指出,台灣輸美工具機現行稅率約為2%至5%,零組件約8%。美國為台灣工具機第二大出口市場,年均出口金額近4億美元,主力產品包括綜合加工機、車床及鍛壓與沖壓工具機。台灣產品以高性價比與彈性交期受到美國市場青睞,然而一旦關稅調高至20%,將重創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導致市場流失與轉單效應。
工具機公會強調,面對美方高關稅政策,政府應盡速釐清產品分類、協助業者爭取關稅優惠認定,並在過渡期間提供產業所需的支援措施。公會也向政府提出四項具體建議,包括加速推動「雙軸轉型」,透過以「AI賦能、智造永續」為核心,導入AI技術推動數位轉型(DX)與綠色轉型(GX),整合產業鏈上下游應用需求,健全產業生態系;並強化產業規範與驗證體系,如持續推動「產品類別規則」(PCR)與碳足跡標準,並建議設立工具機產品驗證中心,提升產品可靠度與國際認證能力。
另外,可推動出口轉型與海外據點建置,如持續提供拓銷補助、營運貸款與利息補貼,協助業者加快海外市場佈局;建立在地供應鏈韌性平台,可整合產官學資源,促進國際合作,鞏固工具機產業聚落穩定性與抗壓能力。
工具機公會建議應採取「在地供應」與「市場多元」雙軌策略,強化產業出口動能及國際競爭力,並加快產業轉型腳步,提升整體產業韌性。
對內策略方面,公會呼籲業者強化軟硬體核心技術、發展產業生態系,維持產業聚落動能,提升國內工具機產業的整體穩定度;對外策略則包括重新檢視出口模式與全球供應鏈配置,建議業者評估在美設立輕量組裝、備料倉與維修服務據點,部分製程移轉可有效降低關稅影響,同時因應長期布局需求。
公會呼籲降低對北美市場依賴,積極拓展印度、東協、歐洲等具潛力市場。工具機公會指出,印度正在推動進口替代政策與製造業擴張,東協地區汽車與電子產業持續升級投資,歐洲如波蘭、捷克等新興工業國具有設點與合作潛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