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再添新成員!韋伯望遠鏡捕捉到未知小衛星
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與加拿大太空總署(CSA)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在天王星周圍發現一顆此前未知的小衛星,臨時命名為 S/2025 U 1,使天王星的已知衛星數量增加到29顆。這一發現源自2025年2月2日拍攝的多張韋伯近紅外相機(NIRCam)影像,這顆微小天體僅約10公里直徑,位於天王星內環邊緣,夾在衛星歐菲莉亞(Ophelia)與比安卡(Bianca)之間。相比之下,歐菲莉亞直徑約43公里,比安卡則是約64×46公里的橢圓形天體。
天王星被稱為「橫躺的行星」,因其自轉軸傾角接近90度,外觀呈青藍色,主要由氫、氦和甲烷構成。它的衛星群長期以來以莎士比亞和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作品中的角色命名,其中五大衛星包括天衛三泰坦妮亞(Titania)、天衛四奧伯隆(Oberon)、天衛二安布里爾(Umbriel)、天衛一艾瑞爾(Ariel)和天衛五米蘭達(Miranda)。此次發現的小衛星則屬於內側14顆小衛星系統的一員,是目前記錄中最微小、最暗淡的一顆。
界線將模糊「環」與「衛星系統」的差異
研究團隊指出,即使是1986年曾近距離飛掠天王星的旅行者二號(Voyager 2)探測器,也未能探測到這顆小衛星。這顯示天王星內側的環與衛星系統比先前認知更為複雜。天文學家推測,這些小衛星與天王星環之間存在緊密的動態互動,顯示其形成與演化可能經歷過混亂的歷史,界線模糊了「環」與「衛星系統」的差異。
這一發現不僅補充了人類對天王星衛星系統的理解,也暗示仍可能隱藏更多更小、更暗淡的衛星,等待未來的觀測揭露。天文學家強調,S/2025 U 1雖小卻具重要科學意義,有助探索天王星系統的演化,並揭曉冰巨行星周圍物質的形成與動態。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 NASA / ESA / CSA / STScI / M. El Moutamid, SwRI / M. Hedman, University of Idaho(CC BY 4.0)
參考出處:
1、Webb Discovers New Moon around Uranus
延伸閱讀:
1、天王星首次確認「紅外極光」 解開行星高溫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