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否認政府會入股輝達 再點名台積電:對美潛在安全風險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27日接受福斯商業新聞採訪時,點名批評波音公司「大規模」進行股票回購而非投入研發,直言該公司「曾經輝煌,但多年來一直舉步維艱」。
根據外媒的報導,在談及政府可能入股的產業時,貝森特否認美國會投資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強調這家公司不需要財政支持,「目前這似乎不在考慮範圍內」。不過他指出,造船業等其他領域可能會成為政府投資標的,至於國防公司是否需要政府入股則仍未定論。
貝森特同時警告,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在晶片領域的領先地位,對美國而言是一項潛在的安全風險。他也呼應總統川普對英特爾(Intel)的評論,表示英特爾近年落後於競爭對手,但政府近期對其89億美元投資,有助於強化產業並帶來長遠利益。
然而政府對大企業的投資計畫在國會內部引發爭議,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Rand Paul在社交平台X上質疑,政府持有英特爾股份是否意味著「邁向社會主義的一步」。參議員Thom Tillis則批評此舉像「CCCP式的半國有企業」,並警告政府不應「挑選贏家和輸家」。
另一方面,針對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股權出售計畫,貝森特透露,財政部將在9月或10月初選定提供諮詢的銀行。根據規劃,出售3%至6%的股份預計可帶來至少300億美元收益,且政府期望能吸引「高品質的國際投資者」參與。他強調,此舉將謹慎推進,以避免進一步擴大抵押貸款利率與美國國債殖利率之間的利差。
在國際事務方面,貝森特預計於10月底或11月初與中國副總理會面,並表示此前會晤「推動了進程」。他同時澄清,目前尚未討論將中國企業從美國交易所下市的計劃。
談到美聯儲(Fed),貝森特直言該機構「自2008年以來已偏離核心使命」,並形容其為「不負責任的機構」,但仍強調財政部不會對聯準會理事發號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