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被外表騙了!色彩繽紛的糖果竟是毒品?新興毒品偽裝再進化,誤食恐致命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6月10日06:47 • 發布於 07月01日04:3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新興毒品偽裝手法層出不窮,本文整理NPS常見類型與最新偽裝方式,教你如何識別毒品陷阱、避免誤食與成癮。一次了解毒品風險,提高警覺心,守護你和家人的安全!

隨著科技發展、社會環境變遷等多重因素,近年國內外皆受到新興影響精神物質(簡稱NPS)濫用危害之衝擊,衍生許多社會安全及公共衛生等問題。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簡稱UNODC)通報NPS種類已超過千種,顯見NPS種類繁多,然多數毒性作用尚不明確,對健康危害風險大,且常以偽裝、變裝等多元型態方式,誘使民眾不慎誤食甚至成癮,導致中毒或死亡。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提醒,民眾應保持高度警戒心,與毒品保持距離勿好奇,勇敢拒絕不嘗試。

毒品偽裝層出不窮,小心防範不誤食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3年「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年報,我國NPS檢出件次以合成卡西酮類為首位,該類別又以4-甲基甲基卡西酮(Mephedrone,俗稱喵喵)檢出件次最多。4-甲基甲基卡西酮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施用後可產生類似甲基安非他命、搖頭丸等興奮感與愉悅感的效果,但對身體卻可能出現噁心、嘔吐、心悸、血壓升高、呼吸困難、喪失意識等健康危害,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

近年來新興毒品不再僅以粉末、結晶、藥丸等傳統型態呈現,為躲避警方查緝,毒販常將新興毒品偽裝成果凍、咖啡包、茶包、梅餅或糖果等,並設計成可愛包裝降低民眾的警覺性,但其內容物可能為多種物質混合,難以預估其危險性,一次的好奇嘗試即可能是成癮的開始;一次的慫恿誤食即可能是嚴重的健康危害。食藥署呼籲民眾,週末、佳節聚會多,遇來路不明、開封過之食物和飲料,提高警覺勿好奇,勇敢拒絕勿嘗試。

如欲瞭解更多毒品濫用及危害防制相關資訊,請上食藥署「反毒資源專區」網站(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0070)查詢,也可撥打各縣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770-885(請請您,幫幫我)。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