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薪就提高開銷,結果存款原地踏地?2 招把關你的財務狀況
賺進更多錢,就可以減輕財務負擔,這似乎很好懂,尤其如果你有債務的話。 然而,這不是絕對的,因為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你如何運用額外的收入。
假如你為了慶祝加薪就大肆揮霍(更大的公寓、更酷的車、更多高畫質頻道等等),你馬上又會回到原本的處境,甚至可能更糟。
這就是生活方式膨脹(lifestyle creep)的詛咒。
或許你曾經聽過這個詞,生活方式膨脹是指生活方式的成本跟著收入一起增加的現象。這是因為,增加的收入都被拿去支付更高昂的開銷了。常聽到的怨言(我們可能全都說過這樣的話)大概類似這樣:「我現在賺的錢其實還不少,但是我自身的財務狀況還是一樣充滿壓力。」
你可能掉進「生活方式膨脹」的陷阱中
生活方式膨脹其實就是源自於金錢和優先順序沒有相符一致。 沒錯,一切都跟優先順序有關。事實上,我覺得這比較應該稱作優先順序「滲漏」,而不是生活方式膨脹。如果收入增加了,你還是對自己的金錢感到不滿,那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的用錢方式並沒有反映對你來說重要的事物。
所以,該如何對抗生活方式膨脹?或用另一種方式說,該如何確保用錢方式始終反映你的優先順序?我建議兩個可以一起使用的策略:
審視每一項支出的必要性: 每年找一個時間(我喜歡在一月進行)檢查每一項支出的必要性。審視住、行、保險等「必要」花費。審視所有的假期、贈禮和食物,每一項支出都應該拿出來檢視。針對每一條項目詢問六到七遍「為什麼」,可以幫助你抽絲剝繭,真正看清這個優先事物的本質。
這讓我想起一位朋友尚恩。他們很愛全家一起去看電影,因為他們喜歡電影院的爆米花、氛圍、電影本身、那裡的氣味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說不定也喜歡那黏黏的地板?尚恩在談論這些回憶時,我看得出來他真的很喜歡。重點不是要你戒掉習慣或方便。我們問了幾次「為什麼」,試圖抽絲剝繭釐清這個優先事物,結果發現他們家喜歡去看電影的核心原因是在一起相處的時光。
於是,我幫助他找到策略: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減少支出,同時保留、甚至提升家人的相處時光?有的。
尚恩保留了電影之夜,但選擇在家進行。 他們還是會爆美味的爆米花(讓整個家都是奶油的香氣)、享受很棒的電影、花時間好好相處。他說,家庭時光甚至變得更好了。他們會花更多時間準備,把電影之夜變得很特別。
少了大家庭的電影票和昂貴爆米花,他們每次電影之夜都省下約 80 美元。但,重點不是省了多少錢!現在他們明白電影之夜對他們來說為什麼這麼重要,他們會做一些事情提升在一起的時光。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審視每件事的必要性,就連奶油爆米花也是。
開始編列收入支出表
每隔一到兩年重新洗牌: 我會在第九章談到更多,但是現在也很適合提及。有時,你必須撤銷編好的預算。如果你有使用我們的軟體,可以透過我們內建的「重新開始」功能做到這一點。如果你是使用試算表,就把目前的檔案存起來,開啟新的一份。先從銀行帳戶的餘額開始編列,一筆一筆慢慢添加支出。上面的第一個策略要想的是什麼可以變得更省或完全拿掉,而重新開始要想的則是應該納入哪些支出。一開始什麼支出都沒編列的時候,每一項開銷在被納入之前都得通過你的嚴格審視。這是從上面的策略變化而來,但它會產生一個有趣的效果。
通常,經驗頗為資深的預算家在做這件事時,手上會有一大筆錢,因為他們已經實行預算很久了。他們全都表示,看見戶頭裡的錢並把錢分配給優先事物,讓他們更能感受到比較大筆的支出。 這個行為促使他們深入檢視自己的支出。
利用加薪趁機升級自己的生活方式真的很吸引人,但如果那真是你想要的,就這麼做吧。只是要小心,別因為突然多了錢就自動納入新的開銷,而是要確保讓優先順序驅使你的決定。
(本文摘自《YNAB,史上最簡單有效的個人理財預算法》,臺灣商務)
延伸閱讀
一年賺到多少錢,最容易感到幸福?研究來解答
記帳不是只能流水帳,養成有效記帳習慣可以用這 7 種記帳方法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