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也可以去半導體公司上班 《半導體人才報告書》揭露職務薪水高低排名
工研院和104人力銀行28日發表《半導體人才報告書》,內容揭露半導體產業缺工情形,各種主要工作薪資行情,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副總蘇孟宗表示,不一定要理工組才能到半導體公司上班,許多職缺可以接受文組人,再去受訓就好, 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表示,生產製造、環衛類最缺,建議業者可往中高齡人才任用、培訓、擴大外籍生、僑生人才任用彌補缺口。
半導體產業仍在缺人,生產線上最缺
《半導體人才報告書》調查揭露,截至2025年5月,半導體產業整體職缺數已回升至疫情前高點,當月人力缺口達3.4萬人,主力集中於「生產製造/品管/環衛類」、「研發類」與「操作/技術/維修類」三大職類。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透露,在資訊月上和輝達合作辦徵才,替台灣總部找幾百個工程師,現場來詢問的超過1萬7千人。
由於技術門檻高、訓練週期長,使人力供給相對不足。以「操作/技術/維修類」為例,供需比僅為0.2,等於每五個職缺僅有一位求職者;該類職缺自2023年10月的4,300個增至2025年5月的9,000個,增幅67%,顯示先進製程與封裝產線擴張,推升機台操作與維護人力需求。研發職缺則自2023年約6,000筆增長至近萬筆,反映AI、異質整合與新興應用帶動高階研發人才急遽需求。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表示,2010年台灣IC產業市值1.8兆到2024年5.3兆 成長3倍,但新生兒出生率 2010年16.6萬人,2024年13.4萬新生兒,出生率減少20%,只有新竹有新生兒成長,人才荒是無法避免的趨勢。
文科生背景也有機會,學校有開3個月短期培訓班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調查,技術維修操作類人才需求中有58%不需要理工背景者,現在有短期240小時短期培訓班,是勞動部針對非本科系學生提供進入產業機會。
林昭憲表示,課程分成半導體製程、半導體與光電實務、半導體與電子電路系統設計等三大類的非本科生短期培訓班,目前達到90天就業率5成、180天後就業率75%。很多是公司報班,把人員送到陽明交通大學等上課受訓,再回公司上班。
而且,操作技術類半導體需求中有高達58%不需要理工科本科背景,生產製造和衛環類有38%、連研發相關都有28%不需要理工科本科背景出身。
做IC設計薪水最高,有些職位薪水高低差異大
《半導體人才報告書》也公開外界最關心的薪資水準部分,整個半導體產業需求工作中就以IC設計平均薪水最高,在非主管職中,「類比IC設計工程師」的年薪中位數高達178萬元,位居首位,其次為「數位IC設計工程師」的156萬元。韌體工程師、電信資訊工程師、演算法工程師排第3到5名,平均年度薪資水準從142萬到129萬元(見表)。
但同一個職務,平均年薪也有高有低,有些差異頗大,比較年薪的中位數和平均數,十大高薪職務的年薪平均值普遍高於中位數,其中「國外業務主管」與「數位IC設計工程師」年薪差距更超過20萬元,顯示明顯的右偏分布現象。
此種分布常見於少數高薪個案(如具豐富經驗的技術專家、外派主管),因績效獎金、海外津貼、或股權分紅顯著拉高平均薪資。例如相同為「國外業務主管」,若管理區域規模不同、具出差與業績獎勵,其薪資可能遠高於職缺整體平均(見表)。
台灣企業走向全球布局,需要更多跨域人才
現在,包括泰國台達電已經有把人送來台灣受訓,在回去泰達電工作2年,台積電也在這麼做,還有墨西哥去年送30留學生公費來台灣學技術,學管理、學文化,今年還會送人過來。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副總蘇孟宗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要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一定要跟國際結合,國內培養人才、招募國際人才來台、在外國當地的人才,例如台積電去日本和德國設廠,台灣半導體人才有機會變成國際人才庫。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指出,以前自己在美國公司跨國企業上班,裡面都是用國際人才,現在台灣企業要走向跨國公司,要開始學會使用國際人才 ,擁有外語能力、適應海外工作環境的人,是最好的跨域人才,擁有更多機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