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師生赴加拿大推廣華語與中華文化
為推動海外華語教育及文化交流,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何昆益老師的「海外華語教學暨服務學習計畫」,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入世界,今年暑假,「海外華語教育暨服務志工團」遠赴加拿大溫哥華慈濟人文學校,展開為期36天的華語夏令營教學服務,藉由主題式課程與豐富多元的文化體驗活動,帶領當地孩童認識中文與中華文化。
本次志工團共計11位成員,包含來自東方語文學系、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醫學資訊學系、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國際服務產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與外國語文學系等不同科系的10位學生,於 7月1日至8月5日前往溫哥華慈濟分會進行教學實習。
團隊設計了多樣化的文化教學活動,從摺紙、天燈製作到童玩遊戲,參加的學員從7歲到13歲,也結合靜思語教學讓孩子在操作中學習。課程中也融入節慶主題,介紹元宵節的由來與慶祝習俗,帶領學生實作湯圓,學習湯圓與元宵的差異;中秋節單元則結合嫦娥奔月與玉兔搗藥的神話故事,透過創意燈籠製作,讓孩童認識節慶意涵與文化象徵。
「大地和風拳」課程中,實習老師帶領孩子們透過分解歌詞與動作,學習與自然的連結,感受慈濟人文精神。孩子們隨著音樂舞動,在律動中體會生命與自然萬物的連結。
此外,志工團也安排手作甜點課程,如糖葫蘆與珍珠奶茶,吸引孩子們躍躍欲試。在製作與品嚐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增進動手能力,更對中華飲食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另一堂「茶道體驗」課程則以靜謐氛圍展現東方文化的內斂之美,透過奉茶、品茶的過程,孩子們學習到尊重與感恩的精神,孩子在活動後表示:「喝茶讓我覺得心很靜,也想泡給媽媽喝。」
經過兩週的課程,志工團舉辦成果展,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孩子們自信地向父母展示學習成果,從自製燈籠、天燈、熱縮片作品,到親子互動關卡如投壺、文化問答,現場洋溢著歡樂與溫馨的氣氛,讓家長見證其成長與學習成果。
帶隊老師何昆益表示,「希望來參加夏令營的孩子,父母親也能夠來慈濟的會所,認識慈濟,做到菩薩大招生。」他強調,這是海外華語志工團第十次到國外服務,期盼讓學生能將在校所學應用於國際服務,並透過文化教育的橋樑,連結全球華人子弟與中華文化。也讓慈濟的人文精神透過孩子與家庭,在社區中生根茁壯。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