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存1488萬可以安心退休!理財專家:物慾要極低 不能有任何萬一
房價高漲與居住空間縮小正逐漸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許多人因空間不足而選擇使用儲物倉庫存放較少使用的物品。這種現象不僅反映了都市生活的空間壓力,也引發人們對物質消費與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專家們指出,整理物品可成為審視生活需求的契機,而對於退休規劃,財經專家建議除了考量基本開銷,更應將健康風險納入考量,強調退休生活品質取決於個人心態、價值觀及妥善規劃。
當家中的儲藏空間不敷使用,許多人會面臨整理與斷捨離的挑戰。儲物倉庫店長Steven表示,客人在整理大量物品時往往需要花費較多時間,但這其實是重新審視生活必需品的良好機會,可以在整理過程中意識到哪些東西是真正需要的。
儲物倉庫台灣區總經理陳冠宇認為,有些重要但不常使用的物品,如相簿或孩子以前使用過的東西,人們通常不願丟棄。他強調,將這些物品妥善整理,其實是一種面對自己生活的方式。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實踐簡單生活並非易事。一位姓黃的女性客戶分享,年輕女性剛出社會時,往往在尋找自己的風格過程中不小心花費過多。她提到雖然退休對她而言還很遙遠,但50多歲的母親已開始提醒她進行存股規劃。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開始思考退休生活的財務需求。以一對夫妻為例,若退休後每月基本花費約6萬2000元,一年需74萬4000元,以5%的年投資報酬率計算,累積約1488萬資產便可安心退休。財經專家郭莉芳指出,這樣的計算可能過於樂觀。她認為,這種低慾望消費模式雖有可能實現,但前提是夫妻雙方保持健康,且未來開銷不會有任何變化。她特別提醒,若沒有將孩子因素納入考量,一旦有了「意外的禮物」,所有計劃都可能被打亂。
郭莉芳進一步強調,退休規劃中最大的風險來自無法預知的健康問題。她指出,癌症等文明病相當普遍,從發現到治療的全部療程可能需要花費約200萬元。
專家們總結,退休生活的品質不僅取決於財務規劃,還受到大環境變數、物價通膨等因素影響。能否安心退休,最終取決於個人心態、價值觀以及如何妥善安排退休生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