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專訪】比特幣戰略儲備是國安議題?立委葛如鈞:台灣不能只靠美元與黃金撐金融韌性

Knowing

發布於 03月21日10:45 • 採訪:張詠晴、何渝婷;撰文:張詠晴

走進立法院葛如鈞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公文或會議紀錄,而是一幅由 AI 生成的抽象畫,與一系列 NFT 藝術品錯落擺放。牆上還掛著由 AI 生成藝術家 Tom White 的精美畫作、 CryptoPunks 團隊授權限量印製的作品,以及全球首位將 NFT 帶入主流市場的台灣生成藝術家王新仁的作品簽名真跡——這裡,更像是一間科技藝術工作坊,而非一般立委的辦公空間。這一集《CryptoLady 加蜜小姐想知道》的錄音現場,就在這個滿溢著人文與科技氣息的空間進行。

葛如鈞說自己的辦公室充滿了人與 AI 的共融,同樣也象徵法案與區塊鏈及虛擬貨幣,虛擬藝術與區塊鏈的融合。

「我一直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載體,也是科技和社會之間的搬運工。」兩年前第一次專訪這位初為不分區立委,人稱「寶博士」的科技狂人,就明白他常說說自己是「搬運工」是「阿宅」,那不是自謙,而是一種自我定位——他搬運知識、搬運技術、也搬運價值。

他說希望能把科技圈對未來的想像,轉譯成社會可以接受的政策語言;把年輕世代的焦慮與創意,帶進一個更有制度框架的場域去討論。「相信政府這個少的半拍,有可能可以追得回來,變成快半拍!」 葛如鈞語氣輕快卻不失堅定,語言節奏像是設計過的節拍,每個字都有方向。

從台灣到矽谷奇點大學、從創業到教學、從區塊鏈到 AI,從《寶博朋友說》的 Podcast,到《寶博朋友做》的政策實踐,葛如鈞的履歷密密麻麻。如今,這位穿梭於科技與人文之間的先行者,正式進入體制成為「人民公僕」,試圖將區塊鏈開放、協作、去中心化的精神,搬進立法院的法案架構中,期許台灣在有朝一日能夠成為虛實整合的科技之島。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談及在不久前落幕的美國白宮加密貨幣峰會當中,總統川普正式簽署了將比特幣納入國家戰略儲備資產的行政命令,葛如鈞興奮地說道,語氣一如既往的明快。

「我個人對此非常樂觀,所以我也希望台灣可以跟上這一波,讓政府的治理、金融跟經濟產業的政策,可以跟著區塊鏈技術、比特幣、加密貨幣等一起成長!」葛如鈞在接受《幣特財經》採訪時表示。

從 600 美元的一顆比特幣,到立法院的數位轉型推動者

「其實咻一下也過了十年,2014 年我第一次買比特幣,那時候是一顆 600 塊美金,買完不到兩個禮拜就跌到剩 200 塊,當下真的覺得被騙了。」葛如鈞笑說。

這句帶著自嘲的話語,說得輕巧卻深藏伏筆。事實上從謎戀貓、NFT、智能合約、到在台大開課,葛如鈞都非常積極參與。「但那顆比特幣其實就是起點,沒想到十年後,我成為公僕,還要在財產申報上填報這顆比特幣。全立法院 113 位立委裡,只有兩位有申報比特幣,我就是其中之一!」

葛如鈞說,過去比特幣從都市傳說、詐騙印象、到後來逐漸變成全球金融架構中的一個選項,甚至引起了監管討論。「我覺得 2025 年是個關鍵,因為像川普總統這樣的人物,不只是把比特幣視為重要科技,他還任用了很多虛擬貨幣圈的專業人士,並且把比特幣列為戰略儲備。」

美國已經做到了,台灣還在觀望?

日前白宮加密貨幣峰會,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比特幣、以太幣、瑞波幣、Solana、艾達幣成為美國的戰略儲備資產,引發全球加密圈轟動。

但幣價卻未如預期大漲,反而出現震盪。對此,葛如鈞有他的觀察:「那一天川普說出這五個幣種的時候,ADA 漲最多,很多人還懊惱自己沒買。不過我覺得幣價只是其中一個面向,不用太執著價格波動,真正重點在於,美國開始高度重視這個產業,並且在這場會議上禮遇各大產業工作者,包括 Crypto.com 的 CEO、Coinbase 創辦人等等。」

葛如鈞進一步指出,美國政府實質任用了許多曾經是「被監管者」的產業專家,進入政策核心成為「監管者」,這正是美國政策的關鍵轉變!「川普未必真的懂區塊鏈的底層技術,但他清楚知道這個市場和科技所帶來的經濟潛力。從他曾發行的迷因幣短時間炒到六七十美元就可以看得出來,他自己感受到了市場的反應。」

那為何如此重磅的政策未帶動幣價暴漲?

葛如鈞分析,加密貨幣市場正在處於一個四到五年一輪的周期末端,川普選擇在牛市末期推出這項政策,是為整個產業做出定調。不是為了拉抬價格,而是建立政策框架與信心基礎。除此之外,不管是景氣循環、比特幣週期,還是全球經濟情勢,這些都是大勢。不可能單靠一個政策就完全翻轉市場,「重點不是幣價,而是比特幣從『都市傳說』變成『國家儲備資產』的歷史性定位!」

比特幣儲備像一條細保險絲,有一天可能可以救我們的命!

「我真的直接在立法院質詢央行總裁時問他,會不會考慮把比特幣列為台灣的戰略儲備。他說,研究過,暫時沒有打算。那我覺得這已經是個正面答案了!」葛如鈞笑著回憶上週的質詢過程。

從台灣是否開放複委託買比特幣現貨ETF、緊盯虛擬資產專法進程,葛如鈞總是在邊界提出問題,像個不怕打破常規的思想試驗者。他補充,從民眾接受度、產業技術能量,到政府戰略韌性,比特幣其實具備高度政策價值:「就像保險一樣,也許一條線看起來細細的,但可能在某天能救我們一命。」

「比特幣不是髒東西,也不是詐騙道具,它是一個選項。」他語氣加重,「而且是一個全世界在討論的選項。」葛如鈞斂了斂笑容說道,比特幣的自由流通性,在極端災害或國際封鎖下,會成為台灣重要的備援資產。只要有網路、有私鑰,就能轉移、簽章、交易,這是美元、黃金、甚至銀行帳戶無法比擬的彈性。「戰略儲備的多元化,不能只靠美金和黃金。區塊鏈資產有它的技術基礎和去中心性,反而在極端狀況下比傳統資產更靈活。」

不過,要真正實踐台灣的比特幣戰略儲備,也並非沒有挑戰。他指出三大難點:

第一、社會觀感,台灣必須擺脫對比特幣的污名化。過去政府有意無意把它貼上詐騙標籤,甚至央行也曾說它沒有價值。但如今川普政府採納、台灣財政部談課稅,這些都說明比特幣的價值已獲得主流肯定。

第二、法規彈性,台灣的法律要能與時俱進,不能只管不扶,更應該預留空間,支持產業發展。

第三、人才與理解,政府部會必須在薪資與專業對齊市場後,吸納真正懂科技、懂產業的人進來。只有理解,才有對話與政策設計的可能。

葛如鈞並總結道:「希望政府能用這個時代、這個時空的眼光來看待比特幣。不要因為過去的印象,就錯失未來的機會。」

VASP 專法與穩定幣:法治不能成為產業的緊箍咒

對於台灣即將於 6 月送交行政院的虛擬資產專法(VASP),葛如鈞的立場鮮明:「我們歡迎監管,但不要只有棍子,也要有蘿蔔。」

這句話,不只是他在節目中提及,更是他與產業界多次座談後,凝出的結論。他直言,有不少業者反映草案中充斥「嚴刑峻法」,懲處重、界線模糊。「這樣的法律不會鼓勵創新,只會讓人心惶惶。」

葛如鈞希望這次推出的虛擬貨幣專法,政府是以發展為前提,不要把科技從業者或民間推廣者當成犯罪預備軍。處罰不能過重,也不能線條模糊,否則會變成法規才剛上路,就讓創新者人人自危。「這本來是一個契機,是發展的機會,不應變成打壓的藉口。如果這條法案走得太偏,不但可能逆向開車,還會讓台灣與全球趨勢背道而馳。」

「政府應該以開放的心態迎接虛擬資產專法,而不是讓產業誠惶誠恐。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成為亞洲的數位金融領頭羊,而不是落後他國。」葛如鈞強調,台灣有非常多優秀的工程師與數學人才,是天生適合發展加密科技的國家。若政府願意提供人才補貼、稅賦減免、境外人才引進機制等配套措施,並結合 AI、區塊鏈與虛擬貨幣,「台灣真的有機會成為 Crypto Island,甚至我說過,我們可以是 Republic of Chiain,鏈上的共和國。」

台灣的未來:穩定幣與 RWA 應用的潛力

「穩定幣市場規模已超過 2000 億美元,這代表它已經成為全球金融生態的一部分。」葛如鈞指出,如今台灣的虛擬資產專法也納入穩定幣監管,這是一個機會,但政府應該確保監管不會扼殺產業發展。「我一直強調,不應該是以監管為基底,而是要平衡監管與發展。」

談到 RWA(Real World Assets)時,他顯得更有信心:「相比多年前市場反應冷淡的STO(證券型代幣),RWA 更容易取得共識。因為它本質上只是將實體資產(如不動產、黃金、美元)轉換為區塊鏈上的數位資產,這對金融業來說很直觀。」

他觀察到,政府與金融機構對 RWA 的理解度高於其他區塊鏈應用,RWA 技術聯盟也在台灣成立,若能整合公私資源,加上法規彈性與產業參與,有機會讓台灣在亞洲甚至全球穩定幣與 RWA 應用領域搶得先機。

他以「右手收實體貨幣、左手發數位代幣」的方式解釋 RWA 的邏輯,形容這是一種「政府聽得懂、銀行看得懂、民眾用得懂」的創新。更重要的是,若能將 RWA 與 CBDC(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結合,發展出穩定幣架構的數位貨幣模式,將有望讓台灣更快接軌國際金融體系。

「我們不只可以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甚至有機會成為世界數位金融!」葛如鈞目光炯炯地說道,當世界都在搶佔未來金融的新高地,台灣不該只是跟隨者──我們可以,甚至應該成為世界數位金融的心臟與引擎。

【本文作者張詠晴/幣特財經】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受低壓帶與西南風影響,雲嘉南地區昨晚起雨量持續飆升,週五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下不停!雨區將向北擴張 北部地區明防大雨

EBC 東森新聞
02

注意!30多年老牌旅行社屢傳退票 遭勒令停業

EBC 東森新聞
03

近5年最高頭獎總獎金!大樂透5.97億元「一人獨得」 獎落這縣市

聯合新聞網
04

ATM「提領新制」上路!超額有錢也領不到 400萬人受影響

EBC 東森新聞
05

上週才遭虎頭蜂螫臉 李來希又被蜂螫鼻樑 腫到人臉辨識失效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宜縣推動碳盤查教育訓練 攜手佛光大學培育碳管理永續人才

台灣好新聞

豪雨成災!朴子2020頭豬溺斃 北農菜價漲9%

CTWANT

西南氣流接手!10縣市豪雨特報 雨彈續炸中南部數日

CTWANT

台大癌醫遭控「刁難加班費申請」 院方回應了

CTWANT

西南氣流陰魂不散!雲林以南嚴防豪雨 晚起至明日雨勢加劇

中廣新聞網

80歲免評巴氏量表8月上路!勞動部拋6配套 重症優先1日跑完流程

CTWANT

加點幸福滋味幸福滿分 暖心飄香彰化家扶暑期課輔安親班

台灣好新聞

腸病毒延長流行至8月底 大雨淹水類鼻疽創歷年新高

CTWANT

宜蘭童玩節創辦30年 喜迎第100國參與

CTWANT

西南氣流今日強襲 中南部須嚴防豪雨

CTWANT

10縣市大雨特報!西南氣流持續影響 大雷雨轟5縣市

民視新聞網

裕慶-KY擬辦理10億元無擔保CB

民生頭條

清晨不平靜! 大雷雨轟6縣市國家警報響、台東規模3.9地震

中廣新聞網

中南慎防致災雨 5縣市大雷雨狂轟 吳德榮:下周三再轉盛夏

聯合新聞網

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 嘉南高屏防豪大雨

中央通訊社

外送平台信用卡激戰 CUBE與foodpanda雙卡對決

卡優新聞網

台新新光金控慶合併 逾40項優惠全數出籠

卡優新聞網

丹娜絲風災募款總動員 3大金控捐款千萬賑災

卡優新聞網

大稻埕夏日節看煙火 台中海洋館遇見鯊魚

卡優新聞網

天氣/大豪雨還不會停!劇烈降雨高風險期到「此時」…接下來有颱風生成?雨傘要帶到何時

今周刊

7成3上班族認學非所用 選系不選校薪資高3成

卡優新聞網

台南晶英秋禮府城印象 哈根達斯史迪奇獻藝

卡優新聞網

租借電源信義區最熱 開學跨年為借電旺季

卡優新聞網

福源花生醬又中槍 竹市抽驗黃麴毒素還是不合格

中廣新聞網

從山到海的關懷 高雄岡大獅子會以雙腳丈量偏鄉距離

新頭殼

兩天短延時豪大雨 陳其邁:高雄沒有任何災情

新頭殼

Z世代都瘋媽祖!「安平開台天后宮」成年禮爆紅,《做十六》活動詢問度爆表!

姊妹淘

NASA 瘋狂計畫「空降」火星偵察機隊,一次派出 6 架直升機探索

科技新報

文化局長林榮森回興大任教南投縣府將聘縣政顧問

勁報

郭子乾同框彰縣警局長陳明君宣導防詐 掃黑打詐肅槍成果豐碩

台灣好新聞

上架只是入場券!全聯寄售、後扣、罰款如何蠶食品牌利潤?

食力 foodNEXT

UV殺菌取代巴氏法?TruActive獲FDA認可 開啟生乳非熱處理新時代

食力 foodNEXT

因應外籍看護新制 擴編11.8億元

聯合新聞網

全聯便宜的背後:寄售制把現金流風險全塞給廠商

食力 foodNEXT

最低價不一定最划算!消費者以為賺到 其實是食品業發展的風險

食力 foodNEXT

寄售擴張撞上公平交易新底線!公平會不能只管併購而輕忽監督

食力 foodNEXT

含65%培養雞肉!亞洲首款培養肉寵物食品獲新加坡核准上市

食力 foodNEXT

外籍看護8月新制 逾900醫院助評估綠色通道資格

聯合新聞網

大全聯時代來了!全聯不只搶市占、更把遊戲規則買下

食力 foodNEXT

低薪正職養不起自己! 年輕世代擁抱「零工經濟」拚出高薪

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