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疱疹長者心肌梗塞風險增 68%!醫:疫苗保護力最長 10 年防併發症
本土研究指出,帶狀疱疹(皮蛇)與心血管疾病將增加另一病的罹患風險,醫師表示,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平時潛伏在神經節中,待長者或慢病者等高風險群免疫力下降發病,可能帶來急、慢性疼痛與併發症,且有終身反覆發作之餘,呼籲民眾儘早做好預防措施。
據統計,平均每 3 位國人就有 1 人終身深陷帶狀疱疹發病風險。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醫師黃景泰表示,帶狀疱疹急、慢性疼痛指數皆超過分娩及關節炎,後續不僅可能產生瀰漫性帶狀疱疹、影響視力的眼部帶狀疱疹、疹後神經痛、疱疹性腦炎等併發症,也會提升長期疾病風險,包括留疤、中風、失明失聰、末期腎病、影響血糖控制。
黃景泰說,年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是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而心血管疾病患超過 8 成爲 50 歲以上,代表心血管病患已具 2 項帶狀疱疹風險因子。國內研究顯示,帶狀疱疹患者 1 年內中風風險增加 31%,反之,中風者 1 年內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同樣增加 25 倍;美國研究也指出,罹帶狀疱疹長者 1 周內心肌梗塞風險增加 68%。
心血管病患接種 5 疫苗,減感染、併發症風險
為保護心血管疾病患,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恆表示,今年集結跨心臟科、感染科專家建議,推出《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建議這類病患應接種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帶狀疱疹疫苗,以預防、減少罹病及併發症風險。
黃景泰表示,根據帶狀疱疹疫苗仿單,建議 50 歲以上、18 歲以上且具慢病等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共 2 劑,間隔 2-6 個月,保護力約可達 5-10 年,鼓勵有需求的民眾主動理解疫苗接種資訊,並維持良好睡眠、攝取均衡營養。
帶狀疱疹衛教大使、金鐘視后賈靜雯分享,媽媽曾因抵抗力差,直喊疼痛卻找不到病灶,就醫才確診帶狀疱疹發作,因此十分了解帶狀疱疹對健康與生活品質造成的影響,呼籲民眾積極預防發病,別讓帶狀疱疹成為美好人生的阻礙。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十月開打!流感與新冠同時施打, 醫籲「這些人」還要補這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