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夏日注意熱傷害!醫授 4 預防方法,10-15 點高溫需避開

Heho健康

更新於 3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周佩怡

連日高溫增加中暑、熱衰竭、熱經孿等熱傷害風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任鍾稟彥提醒,高溫環境下,身體散熱機制容易超負荷,若忽略補水、防曬與休息,可能從輕微不適迅速惡化成中暑,引發意識混亂、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據國健署資料,熱傷害主要分為 4 類,一是熱痙攣,起因於在高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流汗過多,或休息時補充過多開水,導致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形成電解質不平衡,大腿、小腿與手臂肌肉容易收縮、疼痛。二是熱暈厥,常見於炎熱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大量血液集中於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造成腦部血液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但與中暑不同的是患者中心體溫大多正常。

三是熱衰竭,若流汗過多而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將導致血液循環衰竭,出現大量出汗、疲倦、全身無力、頭暈等症狀,患者核心體溫也會上升。四是最嚴重的中暑,多是由熱衰竭演變而來,當皮膚因中樞調節功能失常,無法散熱而呈肝燙潮紅狀態,患者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 40 度;如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休克、心臟衰竭、橫紋肌溶解等併發症,死亡率約 30-80%。

鍾稟彥表示,長者、幼童、慢性病患、戶外工作者是熱傷害的高風險族群,建議採取 4 預防方法,以免發生危險。

  • 避開高溫時段:建議戶外活動安排在上午 10 點前或下午 3 點後,並盡量尋找陰涼或室內休息區。
  • 適當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每 15~20 分鐘小口補水一次;大量流汗時,可適量補充含電解質飲品。
  • 穿著透氣、防曬衣物:選擇淺色、輕薄、排汗材質的衣物,並配戴帽子、墨鏡,適當使用防曬乳。
  • 注意身體警訊:若出現頭暈、心悸、噁心、肌肉痙攣與極度口渴等症狀,應立即移至陰涼處、補水降溫,必要時就醫。
鍾稟彥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任鍾稟彥

延伸閱讀:

兒童熱傷害就診數創 3 年新高!4 種熱傷害類型症狀大不同,只要 4 招就可避免

孩子頭暈像中暑?教你簡單分辨及避免 4 種熱傷害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上腹痛「大便變1色」!4旬男急看診 醫見2cm腫瘤:罹癌了

TVBS
02

年輕工程師「1症狀」 醫查驚「肺部有異狀」:不寒而慄

三立新聞網
03

他大便顏色變「灰白色」竟長2公分腫瘤 醫一看嘆:轉移了

三立新聞網
04

愛愛前後必做的5件事 你做到多少?專家提醒女性這件事不能這樣做

健康2.0
05

瘦不下來是「它」害的!醫師教你5招調整 消除內臟脂肪、減重有效率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