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哈佛新思維〉別以為加薪治百病!缺工時代你需要 5 大對策

哈佛商業評論

更新於 06月16日09:06 • 發布於 06月08日08:55 •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編輯部

面對少子化、高齡化與產業快速變動,「缺工」已成為台灣企業無法迴避的長期挑戰。即使加薪、擴大招募,仍可能難以補足人力缺口。企業該如何在變局中穩住人才、強化競爭力?本期「哈佛新思維」聚焦人才策略與雇主品牌,精選5篇文章,為您導讀其中的重要觀念。

找不到全職員工?可以租用外部人才!

不論公司規模多大,如今很可能都會陷入缺工危機。根據估計,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超過8,500萬份職缺無人應徵。

許多經理人為了解決這項問題,開始繞過公司的標準招募流程,求助於外部的「數位人才平台」,以便迅速找到合適的自由工作者,協助完成工作。

這些自由工作者不是正職員工,而是具備專業技能,以自己想要的時間和方式工作;企業則是透過數位人才平台,租用他們的能力。根據研究,企業如果採取這種租用模式,完成工作的品質不會遜於傳統招募模式,而且速度快4到5倍,成本低8到10倍。

那麼,企業要如何建立這種新模式,也就是「外部人才雲」?可以依循3大步驟:

1. 建立卓越中心

成員來自不同部門員工,負責研究、開發以及部署相關做法。它必須協助各部門找出痛點、建立人才租用策略、評估人才工作成果、留住人才的知識與技能等。

卓越中心可以舉辦工作坊,邀請各部門主管參與,來制定合適的租用策略、需要外部人才達成的工作目標,以及需要他們完成的具體任務。

2. 尋找合適的平台

一旦找出策略、目標、任務之後,就可以開始尋找符合這些需求的外部人才平台,例如Freelancer、Turing等。

重要的是,公司把必須這些平台當成合作伙伴,培養深厚的信任關係,而不是單純視為交易,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3. 啟動試用方案

找出合適的平台後,可以開始啟動試用方案。卓越中心應該領導這些方案,並特別注意有沒有出現問題,例如費用、資訊安全等,以供後續改進。

這種新的人才租用模式,能讓企業、自由工作者、數位人才平台受益,值得面臨缺工危機的公司好好利用。

詳讀文章〈你需要外部人才雲嗎?

自由工作者日益盛行,如何打造混合人力職場環境?

目前許多企業的經理人,都面臨到一項人員招募的挑戰:公司內部缺乏某種專業人才,外部雖然有許多合適的高技能專業人員,但這類人才卻不願意從事全職工作。

因此對企業來說,如何招募、整合及管理公司內愈來愈多的「混合人才」(包含全職員工和專業的自由工作者),將是未來企業管理上的一大挑戰。

領導人的角色和所需技能也因此改變,必須處理兩種人才非常不同的需求、目標與興趣。有些企業正在採取一些因應作為:

  • 協助自由工作者深入了解並接受公司文化:為員工和自由工作者同時進行入職訓練,要求他們成為一個團隊,對交付項目全力以赴。
  • 遵循嚴格實務來保留機構知識:使用共同的專案管理工具,以及指派全職員工負責整個專案執行過程的重要交付項目,以確保專案順利完成。
  • 經理人改採「提攜人」(sponsor)心態引導自由工作者:這種角色旨在建立自由工作者與公司間的緊密關係,並協助他們在提供服務期間也能達成自身的專業目標。
  • 利用數位工作流程並建立信任關係,來管理專案需求的變化:將任務量化、精簡作業流程,目的是和自由工作者建立互信,確保雙方都能掌握專案的進度。

展望未來,企業將面對兩個關鍵挑戰:第一,隨著較新的世代愈來愈選擇自由工作,可能危及全職工作模式;第二,許多員工之所以選擇全職工作,是因為他們喜歡福利保障和工作穩定。

為了因應這個新局面,企業需要重新思考經理人的角色與技能,提升管理混合人力的能力,並積極改善內部福利及工作環境,以滿足現代工作場所的需求並留住人才。

詳讀文章〈專業人才要的是工作,不是職位

照顧基層低薪員工,挽救一線流失率

面對缺工危機,許多企業積極尋求「開源」策略,比如延攬外部人才;但也不能忽視「節流」策略,預防現有人力的流失,特別是基層的一線員工,像是作業員、客服、服務生、清潔工、外送員……他們普遍領取低薪、不受高層關注,是離職重災區。

這是因為長期以來,高階主管對基層員工存有許多誤解,比如:誤以為他們不在乎工作穩定;誤以為他們不需要職涯發展;誤以為對基層的忽視不是一種策略問題。

這些誤解阻礙企業從內部建立穩定的人力,而且,基層員工往往直接與顧客互動,或執行關鍵的第一線作業,他們的流動率,無疑會損害最前端的產品與服務品質,影響品牌信譽。

企業可採取4種方式,將照顧一線員工納入公司的人才策略:

  • 將人才培育視為投資,而非成本:扭轉觀念,不再將人員培訓視為支出;相較於離職帶來的訓練、招聘與營運損失,前期培養反而是最划算的投資。
  • 建立由下而上的溝通機制:詳細說明職涯發展機會,並鼓勵內部升遷。
  • 積極排除底層員工的困難:主管應主動了解員工的困境,提供支援。
  • 與其他公司合作,創造轉職機會:即便無法保障人人升遷,也可以提供橫向的外部機會。

企業不能只靠加薪與補人來解決缺工問題,而應從根本改善人才策略,將一線員工視為珍貴資源,保障這群來自金字塔底層的穩定力量。

詳讀文章〈輕忽低薪員工醞釀巨大損失

設計兼顧生產力和彈性的自動化系統

在缺工的年代,除了採取人才策略,許多企業也想用自動化取代人力。然而,儘管自動化科技在近期有長足的進展,讓企業提升了一些生產力,流程卻因此變得僵固而沒有彈性,導致無法即時因應外在變化而調整,最後抵消了所有的好處。企業想要設計出兼顧生產力與彈性的自動化系統,必須遵循下列3個原則:

1. 設計容易理解的工具,並投資人員的訓練

許多自動化系統的運作死板且容易出錯。公司應該確保自動化系統裡,具有容易理解的低程式碼(lower-code)程式化介面,讓技術不高的第一線員工也能即時修復或調整系統。此外,企業還應該培訓第一線員工,讓他們能夠獨立操作自動化科技。

2. 尋求第一線員工的回饋意見

由高階主管向下推動的自動化,多半只關注提高生產力,卻忽略了自動化系統應該具備多少彈性。反之,由下而上推行自動化,可讓最貼近觀察流程的第一線員工,負責提出建議與擬定自動化的做法,如此,才能彈性調整自動化系統,進而促進公司的創新,也更容易贏得員工的支持。

3. 選擇適當的關鍵績效指標

自動化是否成功,不能藉由單一指標來衡量,指標應包含三個層次:機器、系統、團隊。在機器層次,指標應該關注運作是否有彈性,以及相較於人類員工,機器學會一項新工作需要多少時間?在系統層次,指標應該關注轉換成本,包括機器人或者自動化軟體需要多少時間來順利運作一項新流程?在人類團隊的層次,應關注自動化系統是否提升了團隊的工作績效?團隊成員的表現是否優於過去?團隊是否能以更有創意的方式運用本身的技能?

遵循以上3個原則,才能設計出兼顧生產力和彈性的自動化流程。

詳讀文章〈掌握兼顧彈性的自動化策略

打造「雇主品牌」:讓人想來、也願意留下的關鍵吸引力

不論是從外部引進人才,還是透過內部留才、導入彈性自動化策略來穩定人力,企業都別忘了最根本的一件事:經營「雇主品牌」(employer branding)。因為不管你的招募管道有多齊全、留才方案多完善,最終仍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磁場」,才能持續吸引、留住優秀人才。

在當今的求職市場,企業若不了解人才真正重視的是什麼,就難以脫穎而出。雇主品牌不只是吸引外部人才的誘因,更是凝聚內部員工向心力的關鍵。

想要解決眼前愈來愈棘手的缺工問題,打造卓越的雇主品牌,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以下是建立雇主品牌的3個關鍵要素:

1. 聲譽

擁有強大聲譽的雇主品牌,是企業在激烈人才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聲譽可以由三個面向來評估:首先是職涯發展性,人才會思考在這家公司是否能持續學習與成長,是否有發展機會;其次是企業文化,這反映在日常管理風格與價值觀,是否能吸引理念相符的人才留下;最後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公司是否重視對社會、社區或環境的正向影響,也成為人才衡量是否願意加入的重要指標。

2. 主張

「雇主價值主張」(employer value proposition,EVP)說明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給予與獲得」(give-and-get)關係:公司期待員工具備什麼表現與行為,同時承諾提供哪些回報,例如薪資福利、學習成長機會、工作與生活平衡、歸屬感或意義感等。這些內容必須公平一致,並與企業品牌形象與策略方向相符。最關鍵的是,企業要誠實落實這份「給予與獲得」的承諾,否則一旦付出與回報不對等,不只會流失人才,還可能損害整體雇主品牌。

3. 體驗

正向的員工體驗,是建立並強化雇主品牌的關鍵基石,而這樣的體驗,來自雇主是否真正落實其對員工的承諾與價值主張。在職員工是否滿意,是提高留任率的關鍵;同時,無論是現任或前任員工,如果他們滿意自身在公司的工作經驗,能為企業帶來口碑效應,成為吸引與招募頂尖人才的重要推手。

唯有建立明確的價值主張、維持良好聲譽,並持續優化員工體驗,才能創造一個對內能凝聚人心、對外具吸引力的職場「磁場」。雇主品牌不只是短期招才工具,更是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

詳讀文章〈擦亮你的品牌,吸引最佳人才

加入哈佛商業評論LINE好友,隨時接收管理新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台積帶旺嘉義房市 在地嘆:田中央單價近40萬誰買?

ETtoday新聞雲
02

付錢進辦公室、加購請主管罵人?中國青年失業潮下的荒誕:「假裝上班公司」如何因應社會焦慮而生?

Cheers 快樂工作人
03

台積電要小心?Intel 14A製程吸引蘋果、輝達關注 明年恐正面交鋒

CTWANT
04

川普「投資換關稅」成形 法人:台灣挾台積電三大條件、稅率望轉佳

太報
05

「台股下半年是雲霄飛車行情!」分析師預估半導體關稅落在這區間

風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30年治理再檢視,徐燕興:公寓制度將進化為韌性社區基礎

住展

台積電危險了?傳英特爾14A製程蘋果有興趣

NOWnews 今日新聞

盤中速報 - Measurable Data Token大跌14.9%,報0.04美元

anue鉅亨網

引領台灣健康科技邁向全球 八馬集團打造全方位照護藍圖

新頭殼

人民日報:中國在瑞典與美國會談中展現誠意與堅定原則

anue鉅亨網

不顧川普施壓 專家估聯準會再度暫緩降息

中央通訊社

首購族花1100萬買「900萬的房」!專家曝「養套殺」手法

民視新聞網

7/31領紅包!首批退稅入帳 362萬人領逾585億元創新高

CTWANT

宇樹科技推出低於6000美元人形機器人R1!價格創新低掀市場震撼

anue鉅亨網

不是輝達!美股狂飆連5天創高 阮慕驊曝「成交量之王」是這公司:上帝也瘋狂

風傳媒

博弘第二季合併財報,預計8/4提報董事會

MoneyDJ理財網

實威第二季財報,預計8/4提報董事會

MoneyDJ理財網

統一發票中千元!她遲遲不想兌獎 發票明細藏洋蔥

太報

張溫德:社區是治理細胞,別讓它困在三十年前的法規裡

住展

台塑石化:汽柴油28日起各調漲0.1元

中央通訊社

中國工業企業6月利潤續跌4.3%!上半年整體下降1.8%反映通縮壓力

anue鉅亨網

美股大開狂歡派對! 華爾街示警「3跡象」恐泡末化

CTWANT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海世博中心(圖)

中央通訊社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兩岸論壇 趙世通致詞(2)(圖)

中央通訊社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兩岸論壇 趙世通致詞(1)(圖)

中央通訊社

726大罷免大翻車!海外學者:賴清德必須找到某種途徑與民眾接觸

anue鉅亨網

WAIC兩岸論壇 國台辦談科技也要扯「一中原則」

中央通訊社

印度被控協助俄羅斯?出口軍用爆炸物奧克托今惹制裁疑雲

anue鉅亨網
影音

台南最強景點帶動房價 「國華友愛商圈」年漲15.6%

華視影音

台南最強景點帶動房價 「國華友愛商圈」年漲15.6%

華視新聞

中國6月工業企業利潤負成長 製造業拉動降幅縮小

中央通訊社

當名廚楊柏偉遇上德國百年廚具WMF:理想的料理風味在家就能實現!

Zeek玩家誌

俄羅斯莫斯科恢復直飛北韓航班!首航平壤機票迅速售罄

anue鉅亨網

國外匯款系統大升級!領公股銀之先 一銀「核心微服務」應用平台上線

anue鉅亨網

快加油! 台灣中油宣布:明起汽柴油雙漲0.1元

中廣新聞網

AI引爆熱潮!美台股齊迎新一波成長動能 法人傳授AI選股4招

anue鉅亨網

法人:關稅與美科技巨頭財報 牽動台股後市

中央通訊社

〈台股風向球〉23500關前主流股露疲態 關注這些大事 落後補漲股伺機而動

anue鉅亨網

加油要快! 汽、柴油明起各調漲0.1元

自由電子報

中油:28日起汽柴油各漲1角 95無鉛28.4元

中央通訊社

快加油!明起汽柴油雙漲0.1元

ETtoday新聞雲

陸客不來!珠寶城養蚊7年 新租客年捧672萬進駐

ETtoday新聞雲

Charter展望爆雷重挫18% 寬頻疲弱拖累通訊類股、「資本支出見頂訊號」衝擊台廠前景

優分析

郭紀子:別再用人命修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三十年警訊

住展

輝達最強敵手出現了?華為新AI系統CloudMatrix 384亮相!

anue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