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長者有聽沒有懂?專家示警:這些語言困難恐藏失智風險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6月26日08:50 • 發布於 07月20日13:0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透過腦波研究發現,孤獨感會悄悄削弱長者語言理解力,甚至提前出現類似失智的大腦變化。本文分享關鍵影響與因應策略,幫助長者延緩認知退化、提升生活品質。

近年由於疫情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個人感受到自身社交需求未被滿足時所產生的「孤獨感」顯著上升。已有研究發現,孤獨感不只跟老年憂鬱有關,也會加速知功能退化、增加失智症風險。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黃緒文助研究員與國內多所學術機構合作,運用腦波技術深入探討孤獨感對健康老年人語言理解的神經影響。

孤獨感導致語言能力退化 大腦已出現失智變化

研究團隊招募了50位平均年齡約66歲的健康長者,利用語意分類任務測試長者語言理解能力,同時透過腦電波儀記錄大腦活動,並特別觀察語言理解代表性的N400腦波反應。結果顯示,雖然所有參與者在行為表現都無異狀,但語意辨識與處理能力明顯受損,在語言理解上出現困難。這個研究的重大發現是,即便尚未出現明顯認知退化,孤獨感高的老年人可能早已在大腦層級展現出類似失智早期的變化。

長者可能「有聽沒有懂」 可嘗試換方式溝通

這項研究除了發現孤獨感跟失智症的關聯,也給照護和醫療端一個啟示。當照護者未能察覺長者因孤獨感導致的語言理解困難,繼續使用同樣的溝通方式,長者可能出現「有聽沒有懂」的狀況,導致長者誤解、挫折,進一步造成社交退縮。這類無效溝通不僅降低照護效率,也可能讓長者感到更加孤立,加劇心理壓力與孤獨感,形成惡性循環。

建議將孤獨感納入失智風險評估 醫護可改變溝通策略

國衛院國家高齡研究中心許志成執行長指出,語言是人際溝通的橋樑,孤獨感削弱語言理解,可能讓老年人在社交場合更容易出現溝通障礙,進一步加劇社會隔離。

語言理解、知道如何回應對方,是互動和認知健康重要的指標,所以研究團隊建議將孤獨感視為重要的認知退化風險因子納入常規評估,並適當介入來延緩語言認知障礙。例如透過團體討論、主題式語言練習,幫助長者維持語言能力與社交參與,進一步延緩認知老化、提升生活品質。

溝通以簡單易懂、配合視覺、反覆確認

另外,照護者或醫師需要更敏銳觀察長者的語言反應與理解能力,所以將孤獨感納入常規評估的好處是,照護者或醫師可以依據獨感與認知狀態,調整溝通方式,例如採用具體簡明的語句、搭配視覺提示、重複確認等溝通策略,提升高孤獨感長者的理解與參與程度。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