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狂升「匯損嚇怕了」!彭博:台灣投資不再偏愛美元資產,法人散戶轉向歐洲淘金
彭博新聞29日報導,台灣投資人正在重新評估對美元資產的偏好,並將投資轉向歐洲。持有歐洲資產的台灣基金,近年來流入歐洲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今年上半年累計已達137億元新台幣,台灣投資者也向海外投資歐洲的基金注入141億元新台幣。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市場策略師林雅惠(Agnes Lin)表示,這種轉變源自於投資人對多元化配置的渴望,她表示,機構投資人「有長期多元化配置的策略」。台灣投資人正在重新評估其長期以來對美元資產的偏好,甚至從美元資產積極撤退、將賭注轉向歐洲。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持有歐洲資產的台灣基金近期湧入大量投資,截至6月底,其總價值已達137億新台幣,創下2019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台灣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台灣投資者也向海外專注於歐洲的基金注入了141億新台幣,使總資產達到1348億新台幣,創下2021年以來最大的半年注資規模。
2025年上半年台灣投資美國基金總值減少5380億新台幣,這是彭博2003年統計以來最大半年跌幅;台灣投資美國海外基金總值減少1216億新台幣,為2006年SITCA統計以來最大跌幅。彭博新聞指出,此一轉變對台灣的機構投資者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他們過去在海外配置資金時一直壓倒性地青睞美國。
台灣是美國國債的第11大海外持有者。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截至5月底,台灣投資人持有的美國公債總額為2,929億美元。這比4月減少了59億美元,創下自2022年9月以來的最大月降幅。這種變化並不僅限於台灣。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攻勢、不斷擴大的預算赤字以及日益加劇的政治兩極化,促使亞洲主要出口經濟體尋求其他投資方式,以換取其在美國股票和債券上總計7.5兆美元的資金。
摩根大通的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銀行和人壽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正在迅速轉移資產。很明顯,他們制定了長期分散配置的策略。」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著台灣最大的歐洲投資基金。林雅慧預計,如果歐洲股市延續漲勢至明年,台灣散戶也將開始關注該地區。
根據台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台灣的壽險公司海外投資總額達22兆新台幣,其中90%以上為美元投資。這種對美元資產的集中持有給這些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外匯風險。 今年5月,新台幣兌美元的歷史性飆升,導致當地保險公司總計遭受超過1,450億新台幣的外匯損失。美元大幅升值也影響了美國債券ETF的散戶投資者,這引發了台灣關於是否需要進一步分散投資的討論。(推薦閱讀)台美關稅談判仍蓋牌 國台辦:任美國予取予求,只會傷害台灣人民
今年迄今,新台幣兌美元已升值逾 10%,而新台幣兌歐元則貶值 0.9%。法國巴黎銀行亞洲財富管理主管阿諾‧泰利爾(Arnaud Tellier)表示,台灣的富裕家庭因為人民幣波動而受到衝擊。他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現在看到他們確實在考慮將資產多元化,不再局限於美元計價的資產。我們看到很多關於其他貨幣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歐元。」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