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微壓力」正在偷偷搬走的你的精力?五個小技巧守護每日能量
為什麼有時候明明覺得沒有發生特別令人煩躁的事,工作也還算順利,但就是感到筋疲力竭?我的能量都去哪裡了?
可能是被難以察覺的「微壓力」(microstress)默默侵蝕了!
「微壓力」這個概念源自於三個人,分別是身為美國貝伯森學院(Babson College)教授的羅伯.克羅斯(Rob Cross)、曾擔任《哈佛商業評論》編輯的凱倫.狄倫(Karen Dillon),還有國際著名的企業領導顧問的凱文.馬丁(Kevin Martin)。
他們三個人研究發現,「過勞」是人才流失的最大因素,但過勞不僅是因為工作分量變重,也因為在工作上的人際關係突然暴增,並且更加複雜,讓人們感受到新形態的壓力。
這就是所謂的「微壓力」,也就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累積而來的,是無形的微小壓力。因為是一種無形的、你可能不太會察覺到的壓力,所以其實這種微壓力都是在慢慢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中,長期累積下來可能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微壓力可以簡單分成三種。
- 消耗工作能力的微壓力。可能你在工作上需要與很多人合作,工作繁重又複雜;又或者是你對於你的合作夥伴不太信任,讓你感到有點煩燥,這些都是從工作上來的微壓力,會消耗你的工作能力。
- 掏空情緒儲備的微壓力。你可能是個管理職,需要照顧員工的工作成果和狀態,讓你感到情緒上的疲憊;也可能是你今天在人際關係上有了衝突,和別人吵架讓你消耗了很多情緒能量,這些都會是一種微壓力。
- 挑戰身分認同的微壓力。可能你被迫要追求與你價值觀不同的目標,導致你產生一種自我的錯亂;或是你的自信心、自我認同感到受挫;也可能是你在與身邊的親朋好友互動時感到疲憊,讓你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這些都是一種無形的微壓力。
這種微壓力若沒有妥善處理,不停積累,就很可能會像一顆未爆彈一樣爆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些人在家庭裡感受到了壓力,懷抱著對家人的擔憂去上班,結果把壓力帶到了工作上,甚至讓自己沒辦法好好投入到工作之中。又或者是反過來說,有些人今天在工作上感受到了壓力,不管是跟同事吵架,還是因為要做許多與他人合作的案子而感到壓力等,最後都把這些壓力帶回家,而可能對自己的家人、孩子態度不耐煩、口氣差等等。
這些微壓力互相影響,嚴重的話甚至會危害我們的家庭、職場,甚至是交友狀態、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的。那麼,我們可以怎麼樣去應對這種微壓力,怎麼樣去鬆一下、讓自己紓壓呢?
這邊我們就分享五個「解壓」的步驟,讓我們一起擊退微壓力!
1. 從小處著手
想想看,如果你今天要做一個一年的大計畫,你一定感到無所適從,但如果是每天一點一滴完成,似乎就比較容易也沒有那麼可怕了!處理微壓力也是一樣的道理,從一個小小的改變開始,你就可以帶來正面的影響。
假如你覺得你的壓力源在於很難跟同事有交流或合作,無法信賴你的同事,那你就可以從簡單的小聊天開始。像是關心同事今天工作狀況還好嗎?或是請求同事幫你一個小忙,藉此慢慢累積信任的感受,也可以慢慢地分享自己的工作狀況,到之後甚至可以討論工作上的問題,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2. 轉移焦點,關注能夠培養韌性的正向人際
對付微壓力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而是可以借助周邊人際關係的力量,去讓自己的內心更加成長,更有韌性去面對壓力,而這就是一種所謂的「韌性網絡」(resilience network)。比起想著「我一定要找方法讓自己堅強起來」,倒不如多去參加活動,建立正面的人際關係,來幫助自己堅強。不管是去當志工,還是去加入一些登山社、桌遊會等,或是多花時間與家人相處,你都能在每個關係中得到能量,進而感到放鬆、有趣,讓你的生活有正面影響。
但是,如果微壓力來源太多,該怎麼辦?
3. 對付兩個較重大的微壓力
當你有了強韌的人際關係,有一群支持你、願意聽你分享大小事的夥伴後,通常就能強化內心的韌性,讓自己能應對更大重大的微壓力。假如你覺得你最大的壓力是和同事有職責不明、意見分歧的問題,那你就可以列個清單,像是開會討論職責劃分、一對一與同事腦力激盪要如何處理問題等等,透過這些計畫去處理這個大型的微壓力。
當你能對付一些大型的微壓力時,就可以嘗試下一步。
4. 關注因為關心別人而引發焦慮的領域
在這些大規模的微壓力之外,我們還很常會太過關心自己所在意的人,而忘了好好照顧自己。像是你關係你家人、伴侶或朋友的身心健康、工作狀態,因為擔心而睡不著,結果最後卻讓自己感到焦慮,甚至睡眠不足或沒辦法好好休息等等。這就是因為你過度關心別人而讓自己焦慮,甚至會跟著分擔了他人的痛苦,而對自己形成了一種微壓力。
這時你就可以透過重新調整你與他人的關係,去奪回你的主導權。像是與對方每周進行固定談話,一起討論如何確保彼此的充電時間;或是讓團隊成員自行解決問題,而不是一直遇到問題就找你求助;你也可以將原本與家人相聚的時間縮短,確保可以陪伴家人的同時,也能夠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
5. 進行獲得更大目的感的活動
最後,你要記住一 點,就算你做了這麼多努力,但微壓力還是不可能完全從生活中消除的。所以,你可以讓自己降低對微壓力的衝擊,把生活中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你可能會想:更大目的感?是指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對自己有意義的活動」,不管是志工、健身、遊戲等,你在透過參加這些活動的同時,會與平常你工作生活中無關的人有所連結,而這就像個網子一樣四面八方擴散開來,也就會讓你形成「多面向」的生活。
當你與多種各式各樣的人都有連結時,你就更會感到珍貴與滿足,並能夠將微壓力看作是生活中的一部份。漸漸地,有些事情對你來說可能就是小事,你的心理韌性變強了,也更可以擺脫生活中一些無法控制的事情,讓自己不太會受到微壓力的影響。
聽到這邊,你腦中有浮現一些想做的活動嗎?你覺得你生活中最大的微壓力是什麼?當你找出這個微壓力,你就能對症下藥,慢慢地先從小地方開始,去建立人際關係、參加活動、照顧自己,最後讓自己有個強大的多面向生活。
如此一來,你就能找回自己的主導權,讓自己與微壓力好好共處,能接受壓力又能適當紓壓,達成一個更好的生活平衡!
- 本文改寫自《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文章〈了解「微壓力」:擊退身心俱疲,掌握恢復能量的5種方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