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擬調整藥品關稅!學名藥協會揭長短影響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更新對等關稅,對台稅率為20%,後續仍持續談判。而關稅對於不同產業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川普下一步預計對藥品出手。中華民國學名藥協會理事長、臺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陳誼芬也分析,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衝擊,但長期來看,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對於川普下一步預計針對藥品課稅,而國內影響,陳誼芬受訪時分析,對於原料藥及製成品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衝擊,原因是台灣藥品目前出口至美國其實不到200億台幣。
陳誼芬表示,整體而言,影響雖然有,但相較其他產業,衝擊不那麼大。她說,但若以原料藥來看,確實台灣出口到美國影響會較大,只是整體國際出口至美國的國家有非常多,雖然台灣角度來看,原料藥的占比不低,但比起其他國家出口至美國的金額則相對小。
陳誼芬認為,美國本土對於台灣原料藥若仍有需求,或許可與客戶端討論,雙方各吸收一部分關稅。她指出,藥品及原料藥在各國零關稅已行之多年,也是基於人道,而美國政府預計提高關稅,台灣本身並未提高,這也成為了不合理之處。
陳誼芬提到,另外, 在公司營運可接受範圍內,或許可用匯差的方式,但仍需視各公司的決策。
不過,是否會對民眾造成影響。陳誼芬認為,若進口美國藥品仍是零關稅,其實不會有影響,但對於美國大廠進口歐洲或中國的原料藥時,若因應調整關稅,不願意賣給美國,這部分或許就要再看後續的狀況。
因為美國對於中國大陸的原料藥仍是仰賴蠻高的比例。陳誼芬說,若中國不願意賣給美國,也不想減產,勢必會需要找其他國家銷售,也許在這之中會更有議價的空間。
陳誼芬提到,假設中國認為美國仍是相當大的市場,只是經過產量調整販售,相較其他國家,經濟規模較小的台灣可能就不一定買得到原料藥。
也因為藥品為剛性產業 陳誼芬指出,即便金額不高,但還是需要承擔。
不過,陳誼芬認為,川普的關稅從今年4月初開始至今,狀況反反覆覆,因此平常心看待,將在地供應鏈強化是更為重要的。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6)日也回應立委賴士葆質詢,他表示,對於增加藥品醫材的韌性已經做好許多準備,包括建立完整的缺藥平台、增加國產學名藥等,給予更好批價。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