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與英特爾達成協議 以晶片法案補助款換取1成股份
美國總統川普22日宣布,與晶片製造商英特爾達成協議,利用拜登政府時期「晶片法案」尚未撥付的補助款,購入英特爾約10%的股份,但並不因此而獲得董事會的席次,藉此向該企業挹注持續營運與發展的資金,維護美國國家安全。
路透報導指出,在18日獲得日本軟銀(SoftBank)挹注20億美元(約607.2億元新台幣)資金後,川普(Donald Trump)22日於白宮接見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並且宣布達成了採購該公司股份的協議。
根據這項協議,美國聯邦政府以89億美元(約2702.04億元新台幣)的價格購入英特爾9.9%的股份,相當於每股20.47美元,比該公司股票22日收盤價24.80美元折價約4美元左右;報導指出,採購4.333億股英特爾股票的資金當中,包括了拜登(Joe Biden)政府時代「晶片法案」(CHIPS Act)尚未支付的57億美元撥款,以及同樣是拜登政府所提供、為維護國家安全而實施的「安全飛地」(Secure Enclave)計畫中的32億美元資金。
在獲得美國政府注資後,英特爾股價22日收盤時上漲了5.5%,且在盤後交易也上揚1%,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是透過社群平台X發文,表示陳立武談成了一向「對英特爾公平,對美國人也公平」的交易。
BIG NEW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ow owns 10% of Intel, one of our great American technology companies.
This historic agreement strengthens U.S. leadership in semiconductors, which will both grow our economy and help secure America’s technological edge.
Thanks to Intel… pic.twitter.com/AYMuX14Rgi— Howard Lutnick (@howardlutnick) August 22, 2025
然而由政府出資購入民間企業的股份,使外界浮現疑慮,批評人士認為川普主政的聯邦政府開始將手伸向企業,恐將造成新的營運風險,另外也有觀察家認為英特爾克服困境的能力仍然有待商榷;投資商西諾佛信託公司(Synovus Trust)高階投資組合經理摩根(Daniel Morgan)認為,若無政府或是其他更具備財務實力的合作夥伴,英特爾的代工部門恐難籌獲足夠的資金來打造更多新的半導體產線,因此「必須要在技術面上追趕台積電(TSMC)的能力,才能夠吸引訂單流入」。
對於外界有關企業營運的疑慮,英特爾22日表示美國政府所購入的股份,屬於「被動所有權」(passive ownership),因此並不會取得董事會席次,分析人士則認為聯邦政府的資金挹注,可望讓英特爾獲得更多的喘息空間,然而目前人工智慧(AI)的市場已經拱手讓給了輝達(NVIDIA),且中央處理器(CPU)市佔率也落後給主要競爭對手超微半導體(AMD),因此未來面臨的挑戰仍然十分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