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永續飲食!桃園潛龍國小「不插電水耕」種出奶油白菜
面對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挑戰,桃園市龍潭區潛龍國小結合探究精神與跨領域學習,帶領學生實踐食農教育與環境永續。該校參與「黑松愛地兒點子計畫」,以「不插電,食在地」為題,發展出具創意又貼近生活的教案,引導孩子從「吃」出發,發想出「減碳愛地球,食在真永續」的行動方案,最終榮獲黑松愛地兒點子計畫優選肯定。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的協助與支援下,潛龍國小師生組成「安心食蔬自己來!」團隊,更受邀參與桃園市虛實跨境媒體發展中心製作的紀錄影片拍攝,學生在訪談中侃侃說出從生活觀察、問題定義,到實驗測試與成果分享的精彩歷程,讓孩子們得以透過鏡頭向社會大眾傳遞永續飲食的理念與實踐。
這項教學計畫以愛地兒五步驟為核心策略,由動手煮火鍋揭開學習序幕,師生共同運用STW觀察法、家人訪談與邏輯樹分析,探討日常食物背後的隱藏成本,從過度包裝、蔬菜價格昂貴到剩食與廚餘處理等問題。在「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引導下,學生選定「不插電水耕法」作為創新行動主軸,鎖定居家種植、在地食材、低碳運輸的實踐方向。
學生透過分組科學實驗,針對水耕植物所需的營養液種類、容器材質與遮光方式進行比較與改良,並勇敢面對蚜蟲與老鼠啃食等實地挑戰。經過四輪測試與在家種植的實作經驗後,孩子們終於成功培育出壯碩的奶油白菜,實現居家可行、環保節能的「不插電水耕」模式。
更值得一提的是,潛龍國小團隊走出教室,於桃園科學教育嘉年華擺設攤位,設計「克拉特基水耕法」闖關活動,向社區親子民眾推廣環保知識與耕種技巧,實踐教學成果的社會擴散與分享。
團隊教師表示:「孩子們從日常經驗出發,思考並解決家人實際面臨的問題,是這次教案最感動的地方。即使面對種植困難,他們依然持續調整、勇敢克服,展現設計思考所強調的『以人為本』與『持續迭代』精神。」
「不插電,食在地,安心食蔬自己來!」是學生們齊聲喊出的行動宣言,也是他們對永續生活最真誠的實踐與承諾。透過這場跨領域學習旅程,孩子們體會到從一顆種子開始的影響力,也讓「食」與「地球」之間的關係,深深紮根於心中。
教育局對於學校推動食農教育與環境永續表示肯定,潛龍國小以實際行動證明,教育不僅能點燃孩子的創造力與責任感,更能讓永續理念落地生根。潛龍國小強調,期盼未來有更多學校投入「愛地兒點子計畫」,攜手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讓小小的種子開出改變世界的希望之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