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治局會議:10月召開四中全會 宏觀政策加力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開會議,決定10月在北京召開中共20屆四中全會,屆時將研究制定「十五五」規劃。會議還提到,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並要「有效釋放內需潛力」。
新華社報導,中共20屆四中全會的主要議程,除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還將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十五五」規劃,2026至2030年)」的建議。
根據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並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同時還研究了可能涉及人事等議題的「其他事項」,會議依例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
會議稱,中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但也強調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會議並稱,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
會議還稱,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重點領域風險有力有效防範化解,民生兜底保障進一步加強,中國經濟「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
會議提到,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正確把握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結尾)。
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要落實、落細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分釋放政策效應;加快政府債券發行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層「三保」底線;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降低。用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支持經濟大省發揮挑大梁作用。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會議還強調,要「有效釋放內需潛力」。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需求。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會議說,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幫助受衝擊較大的外貿企業,強化融資支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優化出口退稅政策,高水準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台。
會議指出,要持續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落實好「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高品質展開城市更新。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禁新增隱性債務,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地方融資平台出清。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會議還說,要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突出就業優先政策導向,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落實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編輯:邱國強/楊昇儒)1140730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