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專訪】當冰冷鋼鐵有了人文溫度,新銳藝術家 CÓMO SHINZO 陳柏豪如何透過金屬材質演繹台灣文化?
從曼谷到台北、從平面設計到藝術創作,台灣新銳藝術家CÓMO SHINZO(陳柏豪)正持續用他招牌的「金屬畫」與世界對話,他的作品打破觀眾對金屬材質雕塑的既定印象,更為台灣文化、自然生態與當代工業美學找到共振的頻率。
復興美工畢業後,CÓMO SHINZO前往泰國曼谷大學修習平面設計,長期投入在藝術創作的他,因為與當地一間不鏽鋼工廠的邂逅,從而開啟透過鋼材創作的契機。
與過往金屬類藝術給予人們的科技感、前衛感印象略有不同,CÓMO SHINZO的作品不但具有東西合併、融合古今的思維,更突破大眾對媒材的想像侷限,在細節與整體形態間呈現出剛柔並濟的絕妙平衡,其作品更被讚譽能夠同時將「冷冽」與「溫暖」兩種特質融於一體。
雖然以「金屬藝術家」的身分廣為人知,然而,在形式之外,CÓMO SHINZO更在乎創作的內容本質,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完整地承載人性的情緒感受——他在《紫蝶幽谷》中以細膩的金屬紋路演繹輕薄脆弱的蝶翼,將台灣珍貴的生物多樣性凝固於永恆的材質,藉此邀請更多人重視生態議題;以穿山甲為題的《鯪鯉》系列亦同樣展現台灣保育類動物生態之美。
《盛裝舞步》與《Manderson曼德森》則反映他對馬術運動的熱愛與關注;《花與瓷》則源自藝術家本身對母親的記憶;《部落圖鑑》更探討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重繪台灣族群文化紋理,凸顯傳統與當代的交織。諸多系列充分表現CÓMO SHINZO對生活與環境的細膩觀察與思考,彙集自然風貌、生命歷程與生活藝術的多層面呈現。
在很多公開場合,CÓMO SHINZO經常不吝嗇地展現金屬繪畫的創作過程,諸多展覽或作品也會特別結合動態光影與音樂,營造多元感官的空間體驗,作品極具辨識度的他更受到家具品牌青睞,將藝術與家居生活結合,創造出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跨界商品。
約莫一年前,CÓMO SHINZO正完成他的在台個展「Metalic Pitch 璞玉醇金」,透過現場25件作品為其創作歷程帶來階段性總結。經過這位新銳藝術家的深思熟慮,金屬不再只是工業代名詞,從而成為文化敘事的載體,CÓMO SHINZO的作品既是藝術,也像是一面時代的鏡子,映照出文化的多樣性,這樣的藝術思維,也呼應GQ STYLE FEST 潮流文化祭所要傳遞的跨界與冒險精神。
GQ今年特別邀請CÓMO SHINZO參與今年活動的藝術專區,將他那些充滿情感與記憶溫度的金屬創作帶到現場,讓更多潮流與藝文愛好者一同近距離觀賞其獨特的金屬畫創作,在此之前,先來看看我們與藝術家的獨家專訪:
GQ:當你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想要往藝術發展時,內心那股推動你進行創作的火花與熱情從何而來?何以選擇在異鄉(泰國曼谷)展開創作人生?
CÓMO SHINZO:創作及成為藝術工作者對我來說並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念頭,雖然我一直都以創意相關的工作為目標,作畫時帶來的刺激跟發揮想法的挑戰讓我無法自拔。
然而台灣社會普遍觀念都認為藝術家很難找到出路,這也是為什麼進入到設計領域的原因,當時很多人都說,比起藝術家,當個設計師才有更多工作機會,當然我並不排斥,也很享受在設計過程中發揮藝術美感的魅力。
曼谷的設計實力一直都非常的出色,我也很幸運,剛好有親人在當地工作生活,於是大學生活就在泰國開始了,由於曼谷當時是世界上最多遊客頻繁旅遊的地點,我在求學期間認識來自各國的朋友,吸收了很多我從未瞭解過的文化,在探索自己內心的過程中也碰到了讓我下定決心走上藝術道路的契機。
小時候難免受到台灣填鴨式教育的影響,潛意識裡總覺得設計或藝術必須越多才多藝越好。於是,在大學期末的作品集中,我把能做的東西全都塞進去:攝影、平面設計、3D製圖、影視、音樂、藝術⋯⋯琳瑯滿目,什麼都有,但教授只看了一眼,便點出我真正的心之所向,還直接問我:「為什麼不把心思放在你最想做的事情上?」
那一刻我才驚覺,原來選擇可以這麼單純。也正因如此,我在那堂課後更加確信了自己未來的道路。
GQ:金屬媒材通常被視為冷冽、前衛、科技感氛圍,但你的作品普遍被認為具有「溫度」情感,甚至經常出現偏古典的元素,你怎麼看待這種反差?哪種情緒最難在金屬材質中展現?
CÓMO SHINZO:我想這跟我個人被吸引的風格有很大關係,從素描的概念轉化到金屬上就產生出了帶有溫度的光影,而古典則來自對歷史文化的震撼,以及對古人創作和大自然的敬仰之心。把原本不會聯想到一起的事物結合在一起,這種反差感除了有挑戰之外可能就是純粹的玩味吧。 至於最難表現的情緒,與其說被媒材受限,我認為是取決於個人是否真正懂得某種情緒的感受而定。
GQ:在創作過程中,除了招牌的金屬媒材,有哪些概念或個人偏執是你最在意的?能否以某件作品來為我們說明?
CÓMO SHINZO:我相信還有很多等著我發掘的創作方法,金屬陪伴了我那麼久,我也漸漸對它產生感情。老實說以前從來沒想過我會跟金屬有什麼交集,但命運讓我遇見了,所以我也很珍惜。
我特別喜歡有感情的作品,譬如在「蛇蠍美人系列」中的《蠍》,這件作品是我在追求表現人體和情緒的細緻過程中所誕生的產物,追求理想和實現的感受常常給我很大的啟發。
GQ:你覺得哪幾個關鍵字可以濃縮「CÓMO SHINZO/陳柏豪」的藝術理念?未來幾年內,你希望讓這些詞產生怎樣的新意?
CÓMO SHINZO:「迷人」、「享受」、「動心」。我希望能夠讓人以未想過的角度和心情去感受世界,找到生活中的「Sweet Spot」(甜蜜點),這些都是我很期待呈現的。
GQ:能否與我們分享這次你在GQ Style Fest潮流文化祭想為參加的觀眾帶來什麼樣的藝術概念或作品?
CÓMO SHINZO:這次帶了幾件我不同時期的作品,可以邀請觀眾一同看到我創作和成長的時間軌跡,也想分享給大家我所喜愛的事物。
GQ:除了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你認為藝術家能夠完成一件藝術作品,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
CÓMO SHINZO:每個人完成作品的契機只能由自己去發掘,不過,我認為很基本的一個要素應該是「堅持」吧,這是在遇到瓶頸時,所能夠努力推進、跨越自我的能力。
GQ:你認為「藝術」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人類何以需要藝術的存在?這件事的價值或美好應該如何被定義與流傳?
CÓMO SHINZO:藝術的目標不只在終點,過程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代表著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軌跡,每一次的經驗都會使人成長。除了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創作(或接觸創作)對大腦與心理有助益之外,我認為藝術更核心的價值在於它能激發想像力與思維的延展。
藝術帶來的不只是審美的愉悅,更是一種突破框架、尋找新可能的方式。透過創作與欣賞,人們得以鍛鍊理解世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藝術存在於人類內心,有些人接納並發揮,有些人則未意識到自己的潛力。
潮流玩家注意!GQ 全新打造三個潮流倉庫,即將登陸松山文創園區
2025 GQ 潮流文化祭萬人潮流盛會去年有多好玩?帶你再次回顧精彩花絮,這次走過、路過,就是不要錯過!
★ 期間限定早鳥票 85 折優惠即將完售,馬上入手: https://pse.is/7s3q4e
Beyond the game! 動起來,潮有態度!
〔 2025 GQ 潮流文化祭精彩活動 〕
★《音樂舞台》|潮流嘻哈音樂舞台每日 8 小時狂歡不間斷:頑童 MJ116、小樂 吳思賢、ARKis 持續更新中……
★《潮流品牌》|嚴選海內外潮人必逛品牌區:CODY SANDERSON、ANOWHEREMAN、KlassiC. 持續更新中……
★《藝術互動展覽》|陳柏霖 領軍策展、國際藝術家展演、潮流實驗室全面引爆視覺
★《潮流美食》|人氣排隊名店集結、推出限定美食餐點
★《互動能量場》|明星籃球運動會、電競 PK 賽、啦啦隊見面會、潮流運動體驗、GQ Style Fest 限量聯名商品
★《潮流菁英特區》|尊享專屬空間、人氣特色餐酒、客製燙印體驗
〔 活動資訊 〕
• 活動時間|2025.08.30(六)- 08.31(日)12:00 – 20:00
• 活動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3-5 號倉庫(近國父紀念館站)
• 活動售票|6/18 早鳥票、6/26 全票種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