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從浴盆到沙灘:家長不可不知的兒童防溺指南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7月18日03:15 • 發布於 08月09日13:0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暑假是兒童戲水高峰期,卻也是溺水意外的高風險時段。從浴缸到海灘,潛在危機無所不在!本篇教你掌握防溺10招、救溺5步,守護孩子安全每一刻。

暑假是戲水高峰,然而不只在泳池、溪邊及海域要注意溺水風險,連在家洗澡、浴盆中也潛藏危機。國民健康署提醒,1至4歲是溺水高風險年齡,家長須隨時陪同、視線不離,幼童洗澡中即使電話響,大人也不可離開,防範溺水悲劇。

兒童溺水死亡數顯著下降 從海邊到浴室都要防溺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布11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1至5歲兒童死亡原因以事故傷害高居首位,其中「意外溺死或淹沒」死亡人數由112年8人降低為113年1人,顯示國人在幼兒溺水的安全防護有明顯的進步。然而,暑假是戲水消暑活動的高峰時段,國民健康署仍要提醒民眾,無論是在泳池、溪邊、海邊,或是在家中的浴缸與澡盆,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潛藏風險,夏季幼兒戲水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不可掉以輕心,避免憾事發生。

看起來很平靜反而最危險 這3種地形最易釀溺水意外

臺灣四面環海,全島特殊的地質地形造就了許多奇特的地理景觀及優美的海岸風光,也是民眾喜歡在連續假期間出遊的首選,但這些美麗的背後卻也潛藏著許多陷阱。

陷阱之一「陡降型海灘」:以花蓮七星潭、高雄旗津、宜蘭內埤等海岸最常見,在離岸十至數十公尺之外地勢陡降,造成「反捲流」,當長浪一來,人很容易就被捲到外海。

陷阱之二「離岸流」:石門白沙灣、墾丁南灣屬於這種地形,看似風平浪靜的水域卻隱藏著殺機,離岸流強大的拉力常讓人無力游回岸上而發生溺水意外。

陷阱之三「瘋狗浪」:以台灣東北角海岸、基隆外木山、新北市三貂角、台中清水北防沙堤等地最常見,因遠處傳來的波浪進入淺水區後破碎,轉變成驚人衝擊力,很容易將站在岸邊或是礁岩上的人捲入海裡,都是榜上有名的危險區域。

開心玩水前先看! 學會「防溺10招、救溺5步」

針對戶外戲水,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與幼兒保持一手臂可及之距離,並遵從教育部體育署發布自救及救人之「防溺10招、救溺5步」:

防溺10招:

一、 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二、 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三、 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四、 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五、 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六、 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七、 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八、 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九、 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十、 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救溺5步:

一、 叫:大聲呼救。

二、 叫:呼叫 119 、 118 、 110 、 112 。

三、 伸:利用延伸物(竹竿、樹枝等)。

四、 拋:拋送漂浮物(球、繩、瓶等) 。

五、 划:利用大型浮具划過去(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