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AI設計蛋白質不是科幻!打造新疫苗、抗熱作物到無過敏食品全靠它實現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06月23日16:00 • 食力FoodNEXT

整理=編輯部

在自然界中,蛋白質無所不在,從構建細胞結構、執行化學反應,到傳遞訊號與調控免疫反應,蛋白質可說是生物體的「奈米級機器」。如今,科學家正結合人工智慧(簡稱AI)的力量,開啟蛋白質設計(protein design)的新時代,這項技術正迅速成為解決食品產業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的關鍵工具。

從繁瑣實驗到精準預測蛋白質結構,AlphaFold登場

傳統上,科學家要了解蛋白質的形狀(即三維結構),必須透過繁瑣又昂貴的實驗,例如用X光或冷凍電子顯微鏡來觀察。但這些方法速度慢、成本高,無法快速應對上萬種蛋白質的研究需求。

直到2018年,由Google 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Fold登場,它能根據蛋白質的基本組成(胺基酸序列)預測出其立體結構,準確率達到約60%,已遠超過當時其他電腦模型。到了2020年,進化版AlphaFold2更將準確率提高到將近90%,幾乎與實驗結果一樣精準。

這項突破等於讓科學家可以「用AI算出蛋白質的形狀」,不再只能靠實驗一步步摸索,大大加快了藥物研發、疾病研究與蛋白質工程的速度,也讓人工智慧正式成為蛋白質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具。

設計不只是預測的延伸,de novo蛋白質設計開啟革命

預測蛋白質的形狀只是第一步,真正困難的是「反過來設計」:也就是,如果我們希望有一種特定功能或形狀的蛋白質,要怎麼設計出對應的胺基酸組合,讓它能自然摺疊出我們要的樣子?這就像是想蓋一棟指定造型的建築,還要自己研發出能支撐它的全新建材。

這種「從零開始打造」的作法叫做de novo蛋白質設計。早在2003年,華盛頓大學的David Baker團隊就成功設計出一種名為Top7的人工蛋白,它完全不存在於自然界,卻能如預期一樣摺疊成功,展現功能,成為這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如今隨著AI技術進步,我們不只能從胺基酸預測蛋白質的形狀,也能從理想的形狀與功能反推出合適的胺基酸序列,等於設計與優化雙向並行,讓蛋白質設計更快、更準,也真正邁向實際應用的時代。

4大領域功能性蛋白質的革命應用!

1、從不分解到可降解,對抗PFAS的綠色解方

食品包裝、鍋具與農業常用的PFAS(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稱為全氟/多氟烷基物質,亦稱永久化學物質)以其極高穩定性與耐熱性著稱,卻也因難以分解而造成環境與人體健康風險。來自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的Ian Haydon及其研究小組,正在利用AI設計出能辨識並切斷氟碳鍵結的蛋白質催化劑,有望加速PFAS分解,解決過去難以處理的化學污染問題。

2、打造耐熱抗病作物,對抗熱浪、乾旱與病害

面對極端氣候加劇,咖啡、可可等作物正受高溫與病毒侵襲所苦。Baker研究團隊與CRISPR技術開發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Jennifer Doudna教授合作,透過蛋白質設計,能夠提升植物對熱與乾旱的耐受力,甚至讓原本在40度C會失效的蛋白質,在80度C高溫下仍能穩定運作。不僅如此,這些設計蛋白亦可用於增強植物對病毒與病原菌的防禦能力,為未來農業種植提供全新可能。

3、從腫瘤免疫到登革熱疫苗,健康醫療的新武器

蛋白質設計也正在重塑疫苗與藥物的開發模式。北卡羅來納大學的Kuhlman團隊設計出可特異性結合免疫抑制蛋白PD-L1的人工蛋白,在腫瘤中選擇性啟動免疫攻擊,降低副作用。而針對登革熱疫苗,也成功設計出可自我配對的病毒蛋白,有效誘導中和抗體,已進入動物試驗階段,預計未來可進入臨床應用。

4、終結過敏,PvP Biologics讓乳糜瀉患者重拾飲食自由

全球有超過2.2億人受食物過敏所困。由大學研究起家的新創公司 PvP Biologics(Protein versus Protein),原由華盛頓大學與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共同研發,設計出可在腸道中分解麩質的蛋白質膠囊,能幫助乳糜瀉患者安全攝取含麩質食品,目前被日本武田藥品(Takeda)所收購。

蛋白質設計開啟新紀元

AI驅動的蛋白質設計正讓人類踏入前所未有的創造時代。我們不再只是觀察自然,而是參與設計自然。從解決食品安全、氣候變遷、污染問題,到重塑醫療與農業,蛋白質設計不僅是科學的革新,更是人類與地球共存的新契機。

當未來的食物、藥物與環境解方都來自一串設計良好的胺基酸,這場結合自然智慧與AI智能的革命,才正要開始。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食品史上的12月27日「蛋白質」命名者出生
MIT褪黑激素微針突破蔬果保鮮技術!青江菜冷藏可放25天不變黃
微生物也能在太空工作?MIT「宇宙味噌」成功發酵、開啟全新宇宙風味學!

參考資料
▶Food Navigator, How AI-powered protein design can solve food’s biggest problem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esigning proteins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當全球AI浪潮襲來,你是否會擔心未來發展?黃仁勳曾直言:沒想法的人會先被淘汰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快儲水!全台7縣市多區域明天起停水 「最長影響8天」範圍一次看

CTWANT
02

大罷免0:25遭完封 南鯤鯓代天府國運籤「任他改求終不過」早示警

鏡週刊
03

一生只愛一個人!這4個星座最「死忠」,認定你後就不輕言放手

姊妹淘
04

「穿泳褲進站」遭拒!男子錯過火車嗆聲 警告知恐罰款秒道歉

TVBS
05

情侶吃鐵板燒「狂點山珍海味」 他鄰座不爽:炫耀給誰看?見1舉動消氣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台南市府「屋損慰助金」簡化流程!首波最快下週入帳

TVBS

中南部5天豪雨警戒!西南風夾帶水氣 週二、三恐有豪雨災情

新頭殼

【育兒新知】過度教養了嗎?爸媽退一步,才能看到孩子進步

信誼基金會

新加坡動物園雄馬來虎「Arhaa」報到 想跟「Shima」配對得先過檢疫期

藝點新聞

台中以北8縣市注意大雨 宜蘭嚴防豪雨

中央通訊社

龍鬚菜產季來了!農糧署揭挑選秘訣 「2步驟」炒出神級美味

TVBS

德國世大運/「來都來了!認識一下」中國想搶賀電 體育署長奇招反制

鏡週刊

洗衣機用溫水浪費錢又不乾淨 專家揭1溫度達最佳消毒效果

CTWANT

台鐵「大武至瀧溪」恢復通車 大鳥隧道漏水搶修完成

台視

尪出差日本5天嘆「屁股破皮了」 過來人曝經歷:真的超痛!解方曝

CTWANT

單日2金2銀1銅 丁彥宸等拉尾盤 誰羽爭鋒

中華日報

4個讓媽媽「多喝一杯咖啡」的聰明DIY小點子,在家陪孩子一起Play

媽媽寶寶

3連戰 兄弟象橫掃統一獅

中華日報

高雄最終場 二姊:胖2.5公斤

中華日報

中市超人消防營 寓教於樂

中華日報

中市原民影片徵選 頒獎

中華日報

大武至瀧溪間隧道溢水 搶修完畢恢復通車(圖)

中央通訊社

基隆佛心便當店爆紅! 排骨飯+3菜只要50元

EBC 東森新聞

高愛倫新書教你守住愛與財

中華日報

輕質土變藝術品 親子共創

中華日報

江蕙演唱會帶動夜市商機

中華日報

嘉義公園3棵百年黑松挺過颱風

中華日報

新/台鐵大武-瀧溪恢復雙向正常通行

EBC 東森新聞

台灣行銷人協會x竹縣社群自媒體工會 自媒體小聚挹注社群經濟新動能

勁報

台鐵大武至瀧溪間恢復通車 公路接駁疏運1548人

中央通訊社

守護社會安全網 屏東三社工獲獎

中華日報

「行人死傷全國第2高」逆轉了 基隆靠這幾招+強力執法見效

CTWANT

守護高美濕地陸蟹 身體力行

中華日報

貢寮海洋音樂祭 萬人朝聖

中華日報

星夜沙丘音樂會 三金歌后萬芳開唱

中華日報

雨彈狂炸北部5縣市 氣象署示警大雷雨將下到「這時候」

民視新聞網

遊梨山避暑幸福巴士帶路 中市交通局推高海拔觀光包車帶你吃桃品茶

中華日報

百年古蹟化身藝文生活場域 竹市「100進行市」文創市集熱鬧謝幕

勁報

防強降雨致災 中市三級應變

中華日報

大安表彰模範父親與好人好事

中華日報

7縣市居民注意!明天早上開始停水「最長影響8天」

TVBS
影音

曾貴海逝世1週年 集結遺作出版《星期八》

客家新聞影音

曾貴海逝世1週年 集結遺作出版《星期八》

客家電視

2024年台灣均溫24.6度 氣象署:史上最暖

中央通訊社

南迴鐵路大武至瀧溪站搶修完畢 20:02恢復行駛

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