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保台VS.民主制衡 大罷免完封 人民不願再給民進黨無限授權
首波大罷免投票,最終以「25案全數不通過」收場。這場政治動員規模空前,卻也昭示出一個明確訊號:即使台灣民意支持抗中保台,但對民進黨「完全執政、完全不受監督」的模式,人民已表達清楚的警訊與反感。
抗中保台與民主制衡的對決
這次罷免行動在本質上,是兩種價值觀的正面對決。一方強調「抗中保台」、意識形態先行,另一方則訴求「民主監督與制衡」的憲政機制。罷免案最終全軍覆沒,正是這場拉鋸戰的清楚答案:人民支持抗中,但也很在意民主。
這樣的民意傾向,也反映出對過去8年民進黨完全執政後「權力集中」的不安與疲乏。總統可以由民進黨出線,但國會若同樣綠營一黨獨大,將導致行政權獨攬而缺乏制衡。這正是2024年大選選民安排出「三黨不過半」國會版圖的核心邏輯,從今天多數選區同意罷免與不同意罷免呈現四:六開,只是再次證明2024大選台灣民意所釋出的訊號。
三黨不過半是制度防線
在罷免政見說明會上,罷團曾強力抹紅在野立委,宣稱其為「親中勢力」,甚至直指24席在野黨立委「配合中國滲透」,這種高張力的意識形態訴求並未獲得廣大民意認可。
更令人質疑的是,罷團無法提出實質證據證明這些藍營立委與中共有任何聯繫,反倒是賴政府自己接連爆出共諜案,讓「抗中保台」變成自說自話、逃避監督的護身符。
這種將所有異議者打為「中共同路人」的言論邏輯,已經被社會所警惕。當台灣選民理性地選擇「讓民進黨執政、但國會不過半」的政治布局時,其實就已經否定了「只有民進黨才能保台」的獨佔式敘事。
制衡才是憲政常態,林濁水早就點出民進黨戰略錯誤
民進黨大老林濁水日前直言,本次罷免案的主導者柯建銘忽略了民眾對行政、立法之間制衡機制的需求。他指出:「這是一場只照顧一半民意、背離另一半的戰役。」言下之意,抗中保台雖重要,但不能壓倒一切,忽視制度正義。
林濁水甚至認為,當前的民意與其說是為特定政黨背書,不如說是堅守台灣憲政制度的本能反應。民眾黨在國會改革上的主張——調查權、聽證權、藐視國會罪等議題,正回應這股深層焦慮,而民進黨對此選擇對抗,等同違逆民意趨勢。
從蔡政府八年完全執政,看人民為何懼怕失去制衡
蔡英文總統八年完全執政,對國家制度的影響深遠。無論是大法官任命、檢察總長遴選,還是國家預算的審查與分配,都在行政主導之下失去監督制衡的精神。
司法院與法務部長期配合執政者意志運作,司法獨立形同空談。面對即將到來的大法官人事與2026年5月的檢察總長的改組,人民更期待一個能真正制衡行政的國會,而非黨意優先的立法院。
這也是為什麼726罷免案的投票,儘管受到高度動員與情緒訴求,依舊無法撼動選民對制衡制度的認同。
民進黨該問的是:不是你說誰親共,大家就會相信
這場罷免失敗的核心,不僅是票數與門檻,更是正當性與說服力的全面潰敗。
當綠營以「抗中保台」作為唯一戰略,卻無法針對在野立委提出實質質疑,民意反應就是:你不能用「中共」當作擋箭牌,去否定一切監督力量的正當性。
尤其當總統府內接連爆出共諜案,綠營還反過來指控在野黨「親共」,這種邏輯本身就站不住腳。民進黨若不反思這樣的政治操作,勢必將持續失去中間選民的信任。
罷免失利後,誰能回應真正的民意?
民進黨面對這次罷免慘敗,該思考的不只是選戰策略失利,更重要的是:政黨是否陷入同溫層、失去真實社會的共鳴?光靠社群聲量與道德優越感,是無法動員沉默多數的。
黨政體系內部也該問責:是政策路線失靈?還是錯估民意?此次罷免案已激起內閣改組與政治問責的討論,若民進黨只打算「帶風向」而非真正調整方向,那麼迎來的恐怕不只是罷免敗選,而是長期政黨信任危機。
國民黨方面,雖然24席全數保住,但黨主席朱立倫在罷免期間缺乏領導力、對外說帖混亂,仍需檢討。此役中,反而是新生代戰將如牛煦庭,以「國定假日法案」的直球對決獲得肯定,象徵國民黨內部也開始浮現新的問政典範。
726之後,關稅才是真正的挑戰
罷免已成過去,台灣即將迎來更棘手的貿易壓力。川普將重啟訪中行程,美中貿易緊張升溫之際,台灣關稅談判面臨重大壓力。若台灣無法在美日韓之外爭取相對優惠的關稅待遇,對出口導向經濟將是一記重擊。
此時此刻,行政部門需要清楚回答:台灣要用什麼籌碼換關稅?是否以市場開放、投資承諾作為交換條件?哪些可以讓步?哪些必須堅守?這些問題,立法院不能缺席,反而更需要發揮「制衡」與「監督」的職責。
停止鬥爭、回到治理,這是726民意的真正聲音
726大罷免結果雖然已定,但台灣的考驗才正開始。人民用選票表達明確意志:不願看到行政權獨大、也不接受以「抗中」之名壓制憲政監督。真正的挑戰,是如何治理這個國家,不是誰喊得比較大聲。
這是一場高張力的社會動員,也是一次民意的深度釋放。不論你是支持或反對罷免,從明天開始,人民更希望看到的,是所有納稅人供養的政治人物,結束內耗、專注治理,面對台灣真正的挑戰。
若仍執迷於鬥爭邏輯,那麼下一場選舉,就是新一輪教訓的開始。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