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時怎麼做?地震包必備物品、躲避方式、餘震注意事項,2025最新地震應對懶人包公開 | 柯夢波丹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tBoyan
台灣地處地震帶,大小地震頻繁發生,學會正確應對方式是每個人都該具備的基本防災知識。當地震來襲時,絕對要記住6個字「趴下、掩護、穩住」,以自己安全為第一優先。無論是地震包該準備什麼呢?或者遇到地震時身處不同空間如何應對,以及餘震期間又有哪些注意事項,這篇懶人包幫你一次整理。掌握關鍵防災資訊,才能在關鍵時刻冷靜保命、守護自己與家人安全!
【地震最新相關資訊查詢網站】
■中央氣象局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災害情報站
■消防署臉書粉絲團
Q:地震包要準備什麼?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skodonnell
台灣位於地震帶,需要時時注意地震的發生,而「地震包」則是家中絕對要好好準備的應急物品之一,當發生地震時可以拿了就走,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及可長時間保存的乾糧與飲用水這時就能派上用場。
PHOTO CREDIT: 內政部消防署
緊急避難包必備品清單:
緊急糧食飲水、禦寒保暖衣物、醫療及清潔用品等,如家裡有嬰幼兒,則放尿布、奶粉奶瓶、濕紙巾等物品。
1.礦泉水
2.防災食物
3.證件影本(如身分證、健保卡等)
4.現金
5.急救用品、常用藥
6.粗棉手套
7.手電筒、收音機、電池
8.禦寒衣物、內衣褲
9.小毛毯
10.輕便型雨衣
11.暖暖包
12.面紙、毛巾、口罩
13.文具用品(筆記本、筆)
14.備份鑰匙
15.瑞士刀、哨子
【有小孩的家庭應多準備】
1.奶粉
2.紙尿褲
3.奶瓶
PHOTO CREDIT: 內政部消防署
避難包建議以輕量型的雙肩背包為主,家中每人需各自擁有一個,半年要檢查一次內容物是否過期或需更換。
PHOTO CREDIT: 內政部消防署
可登入內政部消防署建置「防災有Bear來」的個人化防災系統,在「防災準備」/「準備避難包」,檢核物品準備情形,系統也會自動在半年後提醒你去檢查避難包。
Q:與家庭成員事先約定好避難集合地點
PHOTO CREDIT: 內政部消防署
當發生來臨時不一定會與每一位家人處在同一個地方,此時絕對要先共同討論地震後的約定集合點,例如附近的公園、廣場、空地或避難收容處所等。 當停水停電或沒有通訊設備時,才能擁有震後的聯繫方式。
PHOTO CREDIT: 內政部消防署
【查詢避難收容處所及避難路徑】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均有繪製村里簡易疏散避難地圖,可於內政部消防署官方網站查詢。
■查詢居家附近避難收容處所的位置及聯絡電話,及事先研究安全的避難方向及路徑。
■可登入內政部消防署建置【防災有Bear來】個人化防災系統,在「防災準備」/「家庭防災卡」選項中,進行「避難收容所」設定,即可在系統的地圖看到設定的避難收容所,並且在需要避難時,會導引你以最短路徑及避開災點平安到達避難收容所。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Guido Mieth
【約定家人災後的聯絡方式】
■除了先約定好以電話聯繫,也能使用簡訊或即時通訊軟體與親友聯絡
■可於內政部消防署「1991報平安語音留言專線」事先約定好緊急聯絡人之聯絡電話或留言
Q:遇到地震當下該怎麼辦?
PHOTO CREDIT: 內政部消防署
在「室內」遇到地震時請這樣做
當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護頭頸部,要立刻採取「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並注意以下事項:
■不要慌亂逃出戶外
■就近有掩蔽物直接躲進去。例如桌下等。附近有牆壁也可以朝牆角靠攏趴下保護頭頸部。(注意牆壁上頭是否有潛在危險掉落物)
■躲在牆角或柱子旁等地方進行避難時,要小心附近的家具、電器、燈具、書櫃或貨架等
■地震時最重要就是保護頭頸避免受傷,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躲在桌下或是牆角
■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以避免受傷
■趴下後請不要再隨意移動,除非有掉落物或危險因子突然出現
■千萬別往上看,以免被掉落的電燈、電扇或天花板等物品或碎片砸傷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onurdongel
在「家中」遇到地震時請這樣做
在客廳、餐廳或書房
請立刻躲進餐桌或書桌下,趴下找掩護並抓穩桌腳來保護自己。如果附近沒有桌子,應遠離玻璃窗、吊燈、吊扇、易倒塌的櫥櫃或冰箱以及可能移動的鋼琴等物品,保持低姿勢並以雙手保護自己的頭部和頸部。
在床上
如果你人正躺床上遇到地震,立刻轉身趴下並拿起枕頭保護頭頸。不需要離開床上只要保持警覺直到地震結束為止。若是緊張而離開床上反而有可能遇到危險。
在廁所
同樣的別急著離開廁所,當地震搖晃時請把身體壓低,以手邊可拿到的物品或雙手來保護頭頸部直到地震結束,別因為慌亂就離開廁所,空間較小反而容易發生意外,同時也要隨時注意懸掛的鏡子等易落物品。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asbe
在浴室
若剛好在洗澡,別急著出浴缸或浴室,因有水氣會較濕滑,不小心就會摔傷,較好的做法是將身體與頭部放低,低於浴缸邊緣並用雙手或臉盆保護頭頸部直到地震結束即可。
在廚房
若正開著火煮飯要立刻關閉並立刻躲在離自己最近的桌下直到地震結束,而若瓦斯爐等離你較遠,則別硬要去關,先就地避難以自身安全為主要考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檯子上的熱湯或碗盤是否傾倒,不注意就會被燙傷或砸傷。
Q:「餘震」注意事項!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sefa ozel
1.為了提前預防餘震來襲,在經歷過地震之後,需要立刻檢查瓦斯、水、電等開關,以及屋內梁柱是否有裂痕、玻璃是否完好與地板異常隆起等結構傷害。
2.而要防範餘震帶來的受傷行為,可立刻穿上長褲、長袖襯衫、堅固的鞋子、工作手套等等,可避免被破掉的東西割傷。另外也要小心家具位移,避免傾倒造成二次受傷。
3.提前確認好避難出口及動線安全,將屋內門窗開啟以免受地震影響變形而無法建立逃生通道。
4.地震過後隨時有大小不一的餘震產生,切勿搭乘電梯外,來到戶外也要遠離招牌、樹木與電線桿等可能有傾倒危險的事物。
*本文由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 COSMOPOLITAN LINE@ 好友,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柯夢波丹》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