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非關稅貿易措施可能納入貿易協議!勤業眾信提解方:企業應速從3方面調整策略
川普宣布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為 20%,高於於同屬半導體供應鏈主要國家包括歐盟的德國及荷蘭、日本與韓國的 15%,而與越南相同。但若以日本、越南為例,台灣仍可持續對美溝通更完整投資規模及對美國產製品市場開放程度,爭取調降對等關稅及貿易協議內容。勤業眾信表示,企業須考量各項關稅稅率與非關稅政策適用的範圍,從「稅務、產地與法遵」三方面著手,盡快完成供應鏈開放市場後衝擊評估,並準備多套「劇本」,因應不同情境之策略選項。
半導體 232 條款稅率未定,各國動向仍待觀察
在台美關稅新版本今天宣布後,半導體供應鏈主要貿易夥伴 (包括日本韓國及歐盟) 對等關稅稅率已全部底定。惟半導體 232 條款徵稅結果尚未宣布,各國本身對美國出口主力商品不同,美國要求改善之貿易及非貿易措施不同,相關貿易協議細節仍待進一步協商,經此一役,宣告高關稅時代來臨,各國是否比照美國個別對不同貿易夥伴採取對等關稅或進口配額等類似貿易措施,仍待觀察。
勤業眾信間接稅負責人洪于婷資深會計師表示,川普總統以美日貿易協議為基本藍圖,美歐及美韓貿易協議皆採以開放國內市場加上對美投資來換取低關稅。此外,甫通過的「大而美法案」鼓勵半導體在美設廠,反映美國政府希望透過租稅優惠措施及關稅措施雙管齊下,讓整個半導體供應鏈可以回歸美國製造之政策目標。
台灣、日本、韓國主要對美輸出的產品多在 232 條款範圍中,亦同屬半導體供應鏈主要國家,232 條款稅率尚未公布,後續發展亦將可能牽動半導體供應鏈變動,特別是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之國家。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供應鏈中許多關鍵生產要素並未涵蓋在 232 條款範圍,例如半導體生產過程使用的特殊化學品等,此類產品將受到對等關稅稅率影響。若不同產地適用關稅稅率有別,則可能影響產業佈局。
多項非關稅貿易措施納入貿易協議值得注意
勤業眾信稅務部會計師洪以文表示,除了關稅稅率之外,非關稅貿易措施亦是川普政府考量整體關稅政策以及關鍵產業在美製造政策的一環。常見的非關稅貿易措施包括進口配額、輸出入許可和其他非關稅貿易壁壘等。以美日貿易協議為例,將使日本輸美汽車適用 15% 稅率不受進口配額限制,對照英美日前達成之貿易協議,英國輸美汽車 10% 稅率則有十萬輛配額,超過部分會回歸 25% 稅率。由此觀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組成方式亦可能因為關稅以及非關稅貿易措施而有更細緻的劃分,企業須更加留意相關政策發展及供應鏈盤點與溯源。
各國輸美差別關稅稅率影響供應鏈佈局 應儘快評估及重組
洪于婷建議,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相對其他產業普遍獲利較佳、較具韌性,也較能轉嫁成本給客戶。即便半導體關稅仍存在不確定性,企業預期將加速半導體供應鏈調整生產基地,供應鏈將更為分散。同時,不只是關注美國貿易及關稅政策,也須關注整體供應鏈上下游包括歐盟及亞洲各國因應川普關稅變革採取之應變或甚至報復措施。
美國在短期間開啟了貿易協議新框架,是否之後各國會更靈活運用類似貿易措施,如要求投資該國以換取較低進口關稅或較多進口配額,或者出口管制,特別是半導體供應鏈之穩定,已是各國納入國家安全框架之考量,企業須考量各項關稅稅率與非關稅政策適用的範圍,或者有機會供應鏈既有供貨模式被迫改變,盡快完成供應鏈開放市場後衝擊評估,並準備多套劇本,因應不同之情境及考慮不同之策略選項。
更多鉅亨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