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上路含台灣20%稅率 川普:數十億美元開始流入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8月7日0時(台灣時間中午12時)左右宣布,對數十個貿易夥伴徵收的10%至50%高額關稅正式生效,「數十億美元開始流入美國」。
路透社指出,川普欲藉這項關稅政策縮小美國對多國的貿易逆差,但要如何不引發全球供應鏈大亂、高通膨或遭到強烈報復,將是重大考驗。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將自美東時間週四凌晨0時01分(台灣時間週四中午12時01分)開始徵收新的對等關稅。
多個國家數週來與川普政府緊急協商,試圖降低關稅後,川普上週四(7/31)正式宣布對67個貿易夥伴課徵高於10%的關稅,與4月宣布的稅率相較有所增減。其中對台灣的稅率雖自32%降至20%,但高於日本、南韓等國的15%。
生效前裝船且10/5前抵美 可適用舊稅率
根據CBP本週發出的通知,只要貨物在關稅生效前裝上運往美國的船隻、且在10月5日前抵達,即可適用原本較低的舊稅率。自川普4月初暫緩實施高稅率後,多數進口品仍維持10%的基本稅率。
川普於台灣時間8月7日上午11時44分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寫道:「對等關稅今晚午夜生效!數十億美元將開始流入美國,大多來自那些多年來一路笑著佔美國便宜的國家。只有那些希望美國失敗的激進左派法官,才能阻止美國再次偉大!」
14分鐘後,川普再發文說:「已經午夜了!數十億美元關稅即將流入美利堅合眾國!」
目前與川普政府達成初步協議的國家,包括8個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共佔美國對外貿易額40%;其中歐盟、日本與南韓在承諾各項貿易與投資條件後,關稅稅率下調至15%。
英國、澳洲獲得10%的優惠稅率;越南、印尼、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的關稅稅率也降至19%或20%。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貿易專家芮恩希(William Reinsch)表示:「對這些國家來說,消息沒那麼糟。」他表示,供應鏈會有一些調整,達成「新平衡」,價格也會上升,但短期內還不會顯著漲價。
但川普對部分國家課以更高稅率,包括巴西50%、瑞士39%、加拿大35%;對印度的對等關稅為25%,但川普週三又簽署行政命令,因印度向俄國購買原油而加碼25%,累計稅率達50%。
芮恩希指出,印度、加拿大等遭課重稅的國家「仍會四處奔走,試圖修補局面」。
川普的命令也明確打擊「洗產地」行為,若查明有貨品透過第三國「轉運」來規避高關稅,將額外加徵40%關稅。但白宮至今未詳述如何鑑別或執行相關規定。
美國關稅創百年新高 主要由進口商與消費者承擔
「對等關稅」只是川普的關稅策略之一,其他還包括針對半導體、藥品、汽車、鋼鐵、鋁、銅、木材等特定產業的關稅。他週三還表示,半導體關稅可能調高至100%,但已承諾赴美設廠的企業除外。
美國6月徵收的關稅已創下270億美元單月新高;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表示,全年關稅收入可能突破3000億美元。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大西洋研究所」(Atlantic Institute)估算,在川普新政下,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將升至約20%,達百年來最高水準;川普上任時僅為2.5%。
川普強調,這些進口稅已大幅增加聯邦政府稅收。路透社則指出,實際上關稅是由進口商與消費者承擔。
美國商務部上週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起家具、家電、休閒用品與汽車等項目價格已開始因關稅而上漲。
路透的全球關稅追蹤系統則顯示,已公布最新財報的跨國企業,預計2025年獲利將因關稅戰損失約150億美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