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延役公投!反方林子倫:要讓進口40年老車繼續上路嗎?
Newtalk新聞
核三延役公投第二場政見會今(9)晚登場。反方代表林子倫表示,請大家思考,「讓40年的進口老車重新上路是否真的比較便宜?你覺得開這台老車上路會有什麼樣風險?」不過,正方代表翁曉玲則說,目前全球有111座核子反應爐運轉時間是超過40年。其中,還有13座核子反應爐運轉時間是超過50年的。
民眾黨團提議核三延役公投,經立法院通過後,將於8月23日舉行公投,主文為:
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中選會也於今晚舉行第二場意見發表會,由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擔任主持人,正反方代表分別為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與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發表會共分成兩輪,每人每輪12分鐘。
林子倫表示,核電議題一直是台灣四十年來討論最多、最爭議政策。823公投也是近十年來,台灣第三次與核電議題相關的公投。台灣面對核電態度,應該要確保能源安全、核廢有解及社會共識三原則。
林子倫說,從核三2號機停止運轉迄今已經1百多天,但社會大眾對能源轉型的目標與立場仍須更多努力。首先、台灣能源政策討論必須超越擁核或反核爭議,從能源安全與韌性角度切入。能源安全不能被簡化為天然氣存量幾天,備轉容量夠不夠問題。
林子倫說,台灣應該發展更多元、更分散、各在地的再生能源體系。一個大型、集中式電廠的能源型態,即使在和平時期都可能受制於輸配電瓶頸或氣候災害,更不用說面對地緣政治風險時會更加脆弱。如果導入更多分散式的太陽能、風力、地熱、生質能、小水力、海洋能等在地資源,結合智慧電網與儲能設備,能源系統不但更靈活,還更能面對突發的衝擊。
林子倫說,再生能源也將帶來綠色商機與產業機會。聯合國報告也呼籲各國加速發展再生能源,以因應氣候變遷。2024年再生能源佔所有新增電力裝置容量的92.5%,佔發電量成長的74%。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調,邁向再生能源已經不是願景和承諾,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與趨勢。也呼籲所有科技公司承諾在2030年使用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為它的資料中心供電。
林子倫說,國際能源總署公布,2024年核電全球佔比為9%,再生能源為32%。再生能源才是電力發展趨勢。國際能源總署前幾天也發布新報告,最快2026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即將超越燃煤發電成為全球主要的發電形式。發展再生能源才是國際主流趨勢。
林子倫說,2023年COP 28決議,共同簽署2030年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3倍,以及能源效率提升兩倍的目標。當全世界都淨零減碳,台灣也走在國際推展再生能源主流趨勢上。
林子倫說,請朋友思考,「讓40年的進口老車重新上路是否真的比較便宜?你覺得開這台老車上路會有什麼樣風險?它的風險跟新車是一樣的嗎?或許送去維修保養一下或許還可以開,但是是否會有未來找不到零件的風險?或是長久等待國外運來零件的風險?」一樣道理,為什麼有些支持核三重啟的的朋友,都不談核電的風險?
林子倫說,重啟核三有兩大風險,一、安全的不確定性,台灣位於地震帶,這是結構性風險,核三廠地址選址的先天性風險,及設備老舊、耐震設計不足。身處地緣政治關係緊張的台灣,不能忽視在國際戰爭經驗中,核電廠可能遭受攻擊的潛在安全風險。二是成本的不確定性。這包括重啟工程費用龐大、難以估算,國際經驗顯示延役經常超支、追加預算,重啟老舊核電廠也要重新評估核子事故賠償的保額。以福島核災為例,累計賠償金額超過10兆日圓。最後核廢料處置成本也將成為長期的財政包袱。也必須面對核廢料債留子孫的風險。
翁曉玲在第二輪發言時則稱,非核家園是民進黨神主牌。國際能源總署統計,核電使用比例是9%,但法國是高達7成,美日使用核電也是在3、4成以上。蔡英文推動2025年非核家園,設定天然氣佔比50%,燃煤30%、再生能源20%等目標,並承諾不會漲電價。可是他們當時所設的目標,有做到嗎?除了廢核外,所有項目完全沒有做到,全數跳票。民進黨政府積極發展光電、風電,到現在也不過只有13%。距離20%還有蠻長一段路。
翁曉玲說,綠能發展也有很多弊案,動不動就停電,電價也上漲4次,帶動物價飛漲。核電可以提供穩定機載電力,也可以跟再生能源共同合作,發展台灣電力系統。
翁曉玲說,也許有人質疑核三廠已經運轉40年,還能運轉20年嗎?她要說,目前全球有111座核子反應爐運轉時間是超過40年。其中,還有13座核子反應爐運轉時間是超過50年的。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