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靜脈曲張別拖!微創膠水療法讓你輕鬆擺脫疼痛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5月26日08:27 • 發布於 06月18日04:3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本文分享靜脈曲張最新微創治療膠水療法,強調它疼痛低、恢復快且不留疤的優點。透過專業醫師分析適用範圍與注意事項,讓大家更清楚如何有效改善靜脈曲張,重拾健康雙腿。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靜脈曲張的治療方式也持續創新。傳統的靜脈曲張手術雖然有效,但患者對術後疤痕、恢復時間及術後照顧仍然存在顧慮。幸運的是,微創治療技術的出現為患者帶來了新選擇。膠水療法為一種新型治療方式,不僅能夠有效解決靜脈曲張問題,還能大幅減少手術中的不適與術後穿戴彈性襪的困擾。

留意靜脈曲張病徵 避免誤判為其他疾病

高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外科部部長謝青華醫師指出,靜脈曲張除了常見的蚯蚓狀血管隆起及蜘蛛網狀血管擴張外,常見症狀還包括了腳部腫脹、疼痛、容易抽筋、皮膚變色,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皮膚潰瘍。症狀輕微時,會先建議穿著彈性襪來改善並避免症狀惡化,但若要積極治療,則應考慮手術介入,以避免病情惡化。

謝青華醫師進一步表示,許多靜脈曲張患者的病情除了遺傳因素外,還與職業型態息息相關。例如老師、搬運工等,因需長時間站立,會使靜脈壓力增加,進而加重病情。此外,接受過膝關節附近手術的患者,期罹患靜脈曲張惡化的機率也較高。

改善血液回流不順 微創治療取代傳統手術

謝青華醫師以自身臨床經驗分享,他遇到的許多患者,往往因病情已發展至皮膚變色甚至潰瘍階段,才意識到需要接受治療。此外,也有不少患者誤以為這些症狀是糖尿病、而不知道這是靜脈曲張靜脈回流至皮膚壓力過大導致皮膚壞死所致,而使得延誤治療時機。

謝青華醫師說明,正常情況下,靜脈血液應回流至心臟,但當靜脈瓣膜功能不佳,血液反而會迴流滯留下肢,導致靜脈壓力升高。有點像積水時排水不良,反而將外界更高壓力的血液倒灌所造成。因為許多病患認為是小腿蚯蚓狀血管隆起才是靜脈曲張,反而忽略了皮膚變色或潰瘍就是靜脈曲張相當嚴重的階段,還認為潰瘍是血液循環不好所造成。而事實上,則是血液倒灌太多的關係。所以也有醫師會用靜脈高壓或靜脈回流不全來描述這種疾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治療的原則就是「移除或封閉功能不佳的大隱或小隱靜脈」,讓血液流向改道肌肉下的深層靜脈系統,以維持正常循環。傳統的手術治療是透過鼠蹊部的切口抽除病變的血管,雖然效果良好,但侵入性較高,需要全身麻醉,恢復期也較長。因此,近年來微創治療成為許多患者的優先選擇。

微創療法選擇多 膠水療法疼痛低、恢復快且不易留疤

常見的微創療法包括雷射、射頻和膠水療法。其中,雷射與射頻治療是利用高溫熱能燒灼靜脈血管,使其閉合,但是過程中需要多處施打局部麻醉藥物避免高溫燒灼時疼痛。相較之下,膠水療法它同樣透過導管將黏合藥物送入血管內,利用膠水將靜脈內壁黏合起來,阻斷血液逆流。這樣的治療方式手術痛感較少,恢復時間也比較短,更特別的優點是術後不需穿著彈性襪,對患者來說更為便利。特別是對於腳上已有潰瘍傷口的病患,因為這些病患一般是無法穿著彈性襪的,不需術後彈性襪使用,則是大大的福音。

此外,謝青華醫師補充,膠水療法手術是微創手術不易留疤、手術中較不疼痛、術後也不需要穿戴彈性襪,近來廣受歡迎,特別是對於那些已出現潰瘍的患者,更為便利。

膠水治療非人人適用 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儘管膠水療法適合大多數靜脈曲張患者,但仍有特定族群可能不適合。例如:靜脈擴張過大(直徑 >10-13 mm)時,恐會影響膠水黏合效果,導致治療效果降低。另一則是非常表淺可見的靜脈曲張,治療後較容易形成線性血管硬塊或色素沉澱,因此,膠水療法多用於大腿部位,而較少運用於小腿,以確保更佳的治療效果與美觀。

另外,有部分患者會擔心對膠水過敏。對此,謝青華醫師說明,其主要成分為氰基丙烯酸酯,屬於醫療等級的膠水,過敏反應非常罕見,僅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紅腫或搔癢,通常數天內會自行消退,無需過度擔憂。

當心靜脈曲張危險因子 這樣做避免傷口反覆發作

靜脈曲張不僅影響外觀,帶來令人困擾的症狀,若未妥善處理,嚴重者可能發展為靜脈潰瘍,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謝青華醫師強調,靜脈曲張微創治療的發展已進入成熟階段,根據研究,膠水療法五年內的血管封閉成功率約97%。此為門診手術,當天即可返家,術後只需注意基本的傷口照護,暫時避免傷口碰水,即可順利度過恢復期,照顧上相當的方便。

然而,部分患者多年後仍可能出現新的靜脈曲張,這並非原本封閉的血管重新開通,而是其他較小的殘餘靜脈所致,一般症狀及情節也較輕許多。提醒治療後仍需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如適當運動、避免久站久坐,以維持腿部的完美健康。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