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中全會10月登場 應對美中變局及內部經濟壓力
中共將於10月召開20屆四中全會,重點研議「十五五」規劃。學者王占璽指出,這次會議在時機上適逢美中關係與關稅談判不確定時期,且與可能舉行的「川習會」時程緊密,顯示中國有意展現所謂操之在我的姿態。而面對內部經濟壓力與質疑升溫,四中全會能否能提出具體有效方案,成為各界關注的重點。
對美的貿易談判以及互動影響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底召開會議,決定10月於北京召開中共20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制定「十五五」規劃,這是中國第15個五年規畫,期間為2026年到2030年。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占璽接受央廣「兩岸ING」節目訪問時表示,中共預計在10月召開四中全會,在時序上要面對很對內外挑戰。首先在對美方面,中國和美國7月底於瑞典舉行會談後,雙方關稅休戰期再延長90天。此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可能在10月底於韓國舉行的APEC會議期間,或是在峰會之後進行會面。
換言之,四中全會和美中雙方互動的時間會相當的緊密。因此,一方面在美中的關稅談判或是「川習會」還沒有確定的情況下,中共先安排原本時序上就要舉辦的四中全會於10月舉行。另一方面,應該是有意在此過程中展現出中國所謂先把自己事情做好,一個操之在我的態度。至於屆時美國和中國的互動是否會有相對好的成果,這也會和四中全會相互影響。
經濟挑戰多 四中全會要端出哪些方案?
王占璽還指出,中國現在面對很多的經濟問題,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中國民眾對中共執政權威的信心。從近期很多社會衝突事件中,都可以感受到中國內部對中共執政能力的質疑、不滿,正在持續升溫。
而這次的四中全會當然要提出很多解決重要經濟問題的方案,但這些方案是不是能夠有效回應社會的期待,以及有一些具體的做法,這對中國而言是挑戰,也是各界在四中全會前後要關注的發展。
如何應對經濟挑戰 十五五規劃成觀察指標
對於中共20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制定「十五五」規劃,王占璽指出,中共在經濟政策上面,一個重要的主軸就是一直用五年規劃的方式來進行。目前還在運作的「十四五」規劃將於今年年底到期,會從明年(2026年)開始實施「十五五」規劃。
這個「十五五」規劃會對中國未來五年的整體經濟發展方針和一些配套規劃,做目標設定和相關配套資源的安排,涉及的面向相當的廣泛。但基本上是要反映出中國在未來五年,試圖去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朝向所謂科技強國的方向發展。
因此在這一次的四中全會中,「十五五」規劃到底會呈現出什麼樣的內容,是否能合理且具體針對中國當前問題,包括經濟下行以及整體經濟結構調整等等,提出一個進行治理的經濟方案,將成為外界關注重點。
延伸收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