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盤後〉三大指數反彈 軍工股領漲 滬指漲0.66%重新站回月線之上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今 (4) 日集體開低走高,從今年 4 月最差周線表現反彈,上證指數(SSEC) 重新站回 20 日均線 (月線) 之上,但由於政策風險和全球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投資人將資金轉向國防和銀行股等防禦性類股。
滬指今日收高 0.66% 至 3583.31 點,深證成指 (SZI) 收漲 0.46% 至 11041.56 點,創業板指收紅 0.5% 至 2334.32 點,滬深兩市成交額人民幣 1.4986 兆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 997 億元。
大盤方面,國防軍工類股為主要領漲族群,北方長龍、恆宇信通、愛樂達等個股漲停,貴金屬族群漲幅居前,江南新材漲停,赤峰黃金、金天鈦業、精藝股跟山東黃金等漲逾 5%,銀行股亦走強,青島銀行一度漲超 4%,滬農商行、浦發銀行、渝農商行、重慶銀行、江蘇銀行、齊魯銀行等漲逾 1%。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尾盤拉升。
下跌族群方面,商貿零售表現不佳,大連友誼跟茂業商業等跌停,凱瑞德以及步步高等跌超 6%,孩子王、南寧百貨等跌超 3%。石油石化類股跌幅靠前,仁智股份跌超 3%,桐昆股份、榮盛石化、東方盛虹等個股跌超 1%。此外,保險股、影視院線股跌幅居前,幸福藍海跌超 11%。
根據 Wind 統計數據,滬深北三市共 3875 檔股票上漲,1310 檔下跌,平盤 230 檔,另據據大智慧 VIP,滬深兩市及北交所共 101 檔股票漲幅在 9% 以上,10 檔股票跌幅在 9% 以上。
中信建投表示,上周 A 股出現調整,是連漲之後市場止盈壓力和預期變化的共振。中央政治局會議和 PMI 導致市場對增量政策和順周期的預期降溫,加上聯準會 (Fed) 表態和非農就業數據波動,導致市場對降息節奏不確定性的預期升溫。美國與盟友達成經貿協定,導致市場對中美關係改善的預期降溫,但全球貨幣寬鬆和 A 股資金面充裕的環境不變,市場對牛市的預期不變。
中信建投在報告中還指出,當前市場情緒從亢奮狀態有所降溫,預計將階段性震蕩整固,也有利於 A 股慢牛行情行穩致遠。短期來看,必須關注美元指數何時再度轉弱和中美博弈進展,重點關注半導體、AI 應用、人形機器人、創新藥、有色、國防軍工、交通運輸、非銀金融等。
華泰證券則說,上周進入海內外關鍵事件頻發的「超級周」,後半周在美元指數、政策預期擾動下,市場縮量調整,但考慮到目前賺錢效應已回調至 7 月中位置、市場拋壓相對可控,短期 A 股可能進入波動率放大的平台期,局部熱點活躍或為基準情形,目前具備補漲邏輯且景氣改善持續性的蕾股主要集中於 AI、產能出清及自主可控方向。配置上,關注白色家電等跌出股息率性價比的穩健及潛力高股息品種,以及第二季業績回升且具備補漲邏輯的方向,如記憶體晶片、光纖光纜、氯鹼、航空裝備、智慧駕駛、機器人等,戰略上超配大金融、創新藥、軍工。
中泰證券預估,A 股市場將在財政貨幣「雙寬鬆」環境與結構性政策引導下,延續以估值修復為主線的結構性震蕩上行行情。穩增長政策有望改善風險偏好並抬升市場估值中樞,而企業獲利修復滯後將導致行業分化加劇,資金將聚焦於政策導向明確、景氣度較高的主線板塊。
光大證券指出,自 7 月以來,A 股震蕩上行,分行業來看,鋼鐵、醫藥生物、建築材料等行業漲幅靠前,而銀行、公用事業等偏紅利的類股則表現不佳。從背後的驅動因素來看,近期市場上漲的驅動因素包括基本面改善、「反內卷」政策逐步落地及海外風險因素逐步緩釋等。當前市場呈輪動補漲特徵,部分行業雖本輪漲幅靠後,但歷史數據顯示,在相似情景下具備較強上漲潛力,建議投資人關注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申萬一級行業,以及工程機械、化學纖維、自動化設備、商用車等二級行業,未來補漲機率相對較高。
更多鉅亨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