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 DeepSeek 來了?百度今開源「Ernie 4.5」AI 模型,專家看好嗎
中國將迎接自 DeepSeek 以來,最大規模的開源 AI 模型發表:中國搜尋巨頭百度在 6/30 開源其生成式 AI 大型語言模型文心(Ernie)大模型 4.5 系列。然而,這款 AI 能否像 DeepSeek 一樣帶給全球市場衝擊,甚至對 OpenAI、Anthropic 及中國本土對手造成威脅?AI 專家看法不一。
事實上,百度長期主張封閉式專有模型才是 AI 發展正途,百度執行長李彥宏更曾公開反對開源策略。然而情勢在開源新創 DeepSeek 出現後改變,DeepSeek 模型證明開源模型的效能可直逼 GPT-4,還能以更低成本營運,對百度造成實質威脅。
如今百度決定開源自家 AI 模型,《CNBC》報導,即便這不一定是下個 DeepSeek 時刻,仍對全球 AI 競賽具有重大意涵。百度在 3 月即表示,其最新的 Ernie X1 模型已能以半價達到與 DeepSeek R1 相當的效能。
開源 AI 陸續問世,將掀 AI 價格戰
南加州大學電腦科學副教授 Sean Ren 告訴《CNBC》,「每當有大型實驗室開源強大的 AI 模型,整個產業的標準就會被拉高。」Ren 認為,百度開源其 AI 模型,不僅與中國市場有關,也將迫使 OpenAI、Anthropic 等採封閉策略的企業檢討高額收費與封閉 API 模型的合理性。
AI 顧問公司 Epic Loot 創辦人 Alec Strasmore 更向《CNBC》形容,百度此舉是對 AI 價格體系的宣戰:「百度就像 Costco 推出 Kirkland 系列產品一樣,把原本高價的 AI 功能免費釋出。」他指出,這傳遞出一個訊息:「別再花大錢買 AI 模型了。」
專家稱中國模型存安全疑慮,美國優勢仍在
儘管開源帶來價格優勢與開發彈性,許多專家仍對其在企業層級的採用表示保留。AI 公司 Phenom 全球策略副總 Cliff Jurkiewicz 認為,大多數美國企業甚至不熟悉百度是誰,這樣的陌生感將限制其在海外企業的採用。
Jurkiewicz 將這波開源潮比喻為 Android 與 Apple 模式之爭:「Android 雖然可配置、可客製,但一般使用者其實只想要能正常運作的工具,」他指出,百度尚未如 OpenAI 與微軟 Copilot 般深入企業應用,且其資安疑慮也限制了採用空間,美國企業因此仍具優勢。
南加州大學電腦科學副教授 Sean Ren 則強調,開源不等於信任:「即使模型權重公開,外界仍無法得知其訓練資料來源是否經同意,或資料貢獻者是否獲得應有的補償。」
AI 顧問公司 Epic Loot 創辦人 Alec Strasmore 也補充,如果更多應用依賴百度 API,恐讓中國掌握更多裝置與應用程式的存取權限,進一步引發國際社會對資安與資訊主權的疑慮。
隨著 AI 越來越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缺乏問責機制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Ren 表示,如果現在不解決問責問題,人們面臨的風險就是 AI 會在未經同意、信任或補償的情況下,悄悄從數百萬人身上榨取價值。
用開源打開市場,百度全球佈局意圖明確
百度執行長李彥宏今年初一場活動中指出,開源的目的在於降低進入門檻,讓更多開發者參與 AI 應用建置。他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全球開發者能專注打造最佳應用,而不需擔心模型能力、成本或工具可得性。」
中國第三方 AI 產品排行榜 Aicpb.com 統計,截至 2025 年 5 月,百度 Ernie Bot(文小言)月活用戶僅為 1,278 萬,遠低於阿里巴巴 AI 助理夸克 1.5236 億用戶、字節跳動 AI 助理豆包的 1.1825 億用戶與 DeepSeek 的 1 億用戶。
雖然根據《Reuters》,百度將於 2025 下半年推出下一代模型 Ernie 5,但在此之前,百度顯然希望透過 Ernie 4.5 的開源與免費策略重奪中國市場,也向國際市場釋出中國 AI 模型的新選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