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等不到危老 全台500萬戶老屋只能靠撐? 營建成本暴漲五倍 重建卡關淪居安未爆彈

住展

更新於 06月07日05:20 • 發布於 06月06日10:33

文/翁嘉妤

「睡到一半突然砰一聲,整棟樓開始震動,我以為是飛彈打過來,直接抓著妻小往門口衝,逃出大樓後,回頭一看,最上面兩層樓垮掉了。」凌晨一點多,沒有地震,也不是豪雨,台中清水這棟六層樓建築物,五、六樓無預警塌陷,這聲巨響劃破寧靜夜晚,不僅摧毀經濟弱勢的唯一避風港,更敲響了台灣的老屋警鐘。

伍先生一家人躲過劫難後餘悸猶存,小孩甚至一連做了好幾天惡夢,但更棘手的還在後頭,「我們是低收入戶,這間房租非常便宜,三房一廳一衛每月租金只要4000元,但現在被判定是危樓禁止使用了,我很苦惱能不能再找到下一個能負擔得起的房子。」

你不說、我不報 危樓出租成隱患

事實上,伍先生在承租這間房子前,就已經看到頂樓的鋼筋嚴重裸露,甚至通往頂樓的門也詭異的上了大鎖,詢問房東後才知道原來這棟50年屋齡的大樓是爛尾樓,只有一至四樓有拿到使用執照,五、六樓則只有未完工的鋼筋混凝土,但站在便宜租金面前,只好硬著頭皮住下來,且一住就是7年。

新北市三重區某處老舊公寓是海砂屋,4樓陽台天花板突然坍塌。圖/新北市議員彭佳芸辦公室提供

「其實這邊的住戶都知道是爛尾樓,而且外牆的磁磚時不時就會剝落,但我們都是經濟弱勢也住不起其他地方,所以只能暫時在外牆架護網遮擋,甚至不敢跟政府通報這棟是爛尾樓。」伍先生語氣無奈的說,禁聲不通報、靜悄悄的用低租金承租爛尾樓,似乎是這棟大樓所有住戶的默契。

直到意外發生後,這棟藏了50年的爛尾樓才紙包不住火,甚至還檢測出是海砂屋,因坍塌被判定為「危樓」禁止使用,終被政府列管。然而,這不禁讓人反思,國內還有多少隱藏的未爆彈,被知情、甚至不知情的人繼續使用?每當颱風、地震來臨時,屢屢發生磁磚剝落、鐵皮飛落、外牆鋼筋裸露,都令人擔憂是否就是未被發現的「居安未爆彈」?

依照國內現行規定,建物僅有「災後」才會被政府「主動」檢測是否有危險,並依程度貼上紅、黃單,但在全國超過900萬戶的住宅存量當中,有多少是未被發現的海砂屋,或是有結構安全疑慮的危樓?而這些可能有風險的住宅,就因為在一次次天災來臨時,皆未造成重大損傷,因此被政府略過檢測,成為居住安全的「漏網之魚」,但誰也難保下一次意外來臨時,還能全身而退。

震後老屋看不見的傷痕

「一般鋼筋混凝土會隨時間慢慢老舊,且耐震度也會因為地震而耗損。」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直言,位在地震帶的台灣,每年平均發生逾千起有感地震,建物一旦經歷地震後,內部可能發生鋼筋變形、混凝土微裂縫、結構接頭處疲勞,或是非外觀可見的隱蔽性損壞等狀況,通常結構性能已顯著下降。

而全台目前屋齡三十年以上的老屋已超過500萬戶,當中又有123萬戶是在尚無耐震規定下所興建(編按:即屋齡50年以上,我國針對建築物耐震設計的法規,是從1974年起才正式納入法規中),這些老屋經過多年風化、地震折損,岌岌可危。

營建成本暴增 衍生「類」危老爛尾

面對不容忽視的老屋問題,政府於2017年推動《危老條例》,有別於都更冗長的行政流程,大幅縮短辦理時間,希望能加緊趕上房屋變老的速度,但重建市場的真實情況,似乎有些危機。

「上路8年至今,市場上出現不少危老爛尾的情形,像是房子已經拆除動工,蓋到一半卻因成本漲太多,不堪負荷而停工,且每一年至少發生一起,目前皆走法律途徑。」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揭露,面對年年上漲的建材成本,小建商扛不住、地主也無力承擔,最終工程停擺、走向法院對簿公堂。

此外,政府打炒房的政策也出現副作用,「雖然央行說不會影響危老都更的貸款,但現在確實聽到很多建商受貸款集中度影響,申請不到土建融,這對小建商來說,風險一定會更劇烈。」專精於都更危老的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觀察到,近幾年營建成本難掌握,當上揚幅度變得無法預期,貸款成數又充滿不確定性,口袋較淺的小建商便不敢輕舉妄動,貿然開工。

天花板無預警塌陷,住戶自行檢測才驚覺買到海砂屋。圖/住保會提供

危老核准件數 進入倒數計時

根據國土署統計資料,危老案件雖然核准數量穩定累積,但實際開工比例卻明顯偏低。以台北市為例,核准數將近千件,最終順利動工的僅約一半,台南與高雄更不到五成。全台已有超過1500件案件屬於「已核准、未開工」狀態,其中甚至多達98件,因超過180天未開工而失效,核准資格自動作廢。這些案件若在期限內無法找到願意承作的建商,或未能順利取得土建融貸款,恐將淪為另類的「危老爛尾」,形同城市更新路上的定時炸彈。

「危老過期失效雖是可以重新申請,但除了重新跑流程費時費神外,若剛好碰上建築相關法規有做修訂,整份計畫書就必須大幅度更動。」汪俊男表示,危老核准過期不打緊,最關鍵的是,大多數建商和地主重跑流程的意願並不高,導致不少危老案一旦過期便形同石沉大海。

「重建孤兒」危老走不動 都更沒資格

台北市危老推動師協會理事長駱璋玲向本刊揭露,位在台北萬華區的一處500多坪的住宅,符合危老重建資格,期間舉辦4次說明會,每次出席人數也都將近100%,但卻因細部計畫導致容積獎勵限縮,致使建商利潤空間變小,因此找不到建商願意承作,最終走向破局。

危老核准後180天內要開工,過期可重新申請,但若碰上建築法規修訂,計畫書就得更動,因此大多數人重跑流程的意願較低。圖/Photo AC

「為了避免又要重新申請,我建議他們改走都更,代價就是得多花3至5年的時間成本,但其實並不是每一個案子都還有希望能夠轉成都更。」駱璋玲無奈的說,經手的所有案子當中,有5成都因基地太小,不符合都更規定,但同時危老又走不下去,因此卡在中間進退兩難。

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卡關的危老案,已明確被判定為需重建之建物,代表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在都更和危老都「不收留」的狀況下,這些「重建孤兒」,彷彿成了一顆顆埋在居住安全下的未爆彈。

「規模獎勵」接棒 恐仍難解老屋重建阻礙

事實上,《危老條例》上路的8年來,不只持續龜速前進,更因過去早鳥獎勵催生出不少小基地建案,甚至還導致鄰損事件,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蔡漢霖直言這是「危老後遺症」,因為危老改建並無限制最小基地面積,再加上須全數住戶同意,進而間接使城市開發破碎化,施工難度和成本雙雙增加。因此政府為了挽救破碎市容,於今年5月11日起,改以「規模獎勵」鼓勵合併鄰地、提高基地面積才予以容積獎勵。

然而,即便制度修正方向明確,未來執行上仍充滿變數,因為在國際建材價格波動與全球供應鏈不穩情況下,國內大量仰賴進口的鋼筋、鋁門窗與衛浴設備價格恐難下修,若川普祭出的關稅政策,持續增加不確定性因素,對營建成本影響將更為劇烈。此時,一旦央行延續資金緊縮基調,將進一步壓縮危老重建的財務可行性。

基礎房屋體檢挨批「儀式感」

面對危老龜速、房屋又隨時間一點一滴老化,內政部推動「老屋延壽計畫」,試圖作為重建前的過渡方案,主要針對尚未達重建條件,但仍有結構補強與安全維護需求的30年以上老舊建物,提供技術評估、補強建議和補助修繕經費等,計畫內容涵蓋結構耐震補強、水電更新、防水工程、外牆修繕與無障礙設施增設等,協助屋主延長房屋使用年限。

吳翃毅建議,屋齡超過15年以上,會開始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損壞,因此要定期為房屋做體檢。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而各縣市政府則依據計畫推出不同內容和補助,像是台北市推出老屋翻新補助計畫、高雄市也有針對老舊公寓大廈提供整建維護補助等,僅部分縣市有提供「免費老屋健檢」方案,意即民眾無須花錢找技師檢驗,但修繕費用仍得自行部分負擔。

然而,吳翃毅認為,雖然建議屋齡超過15年以上,就要定期做大體檢,但目前最基礎的房屋健檢,基本上只是「儀式感」,因為檢查人員幾乎只能從外觀,以肉眼或儀器判斷內部結構是否有問題,例如RC牆面檢測、地磚空心檢測等,且無人能確保未來使用期限還有多長,對於民眾來說便失去主動檢測的誘因,「尤其早期蓋的房屋最難判斷,最常見的就是,今天花錢檢查完沒事,隔幾天無預警下起磁磚雨。」

老屋體檢具一定程度抗性

事實上,以現在國內的技術可以做到更精確的判斷,如非破壞性檢測結構、以原始建物狀況和現況做對比,判斷損壞程度等,不過汪俊男認為,更高級的老屋體檢對於居民來說,具有一定抗性,除了必須付出更多金錢與時間,才能達到有效檢查外,且住戶也得另外找住處負擔租金成本。

再加上補強結構時,需要貼在室內牆面或新增構件,像是加鋼骨、加剪刀牆、RC包柱等,多數都必須加裝在原有牆體或柱子內側,因此通常多少都會吃掉室內一些空間坪數,更是難以讓人接受。

「所以嚴格來說,屋齡超過30年的房子,去花大錢檢查、修修補補,實在不太符合經濟效益,也太考驗人性,重建才是快又穩的做法。」汪俊男強調,老舊房屋的處置,應尋求安全又可負擔,否則技術再先進、政策再完整,若最終還是卡在屋主「不想做、做不起」的困境,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

借鏡日三大老屋檢驗機制

日本住宅的大規模修繕工程,值得國內借鏡。圖/力鈞建設總經理江軍提供

而同樣位處地震帶、也面臨老屋危機的日本,則是採取三大機制來確保老屋安全。第一、定期檢查制度,約10至15年實施一檢,並會針對外牆磁磚、設備管線、逃生動線等進行安全查驗;第二、住宅性能評估制度,鼓勵民眾購屋時選擇經性能評估的房屋,透過結構、耐震、設備更新等條件分等級化、數值化來評分,提供買方依據,例如耐震等級一至三、由政府認可的第三方機構出具住宅性能評價書,此制度主要針對新建住宅為主,部分延伸至中古屋(即既有住宅調查報告制度)。

另外相關的銀行與融資單位,也會根據住宅或建築物的長期修繕計畫、修繕狀況等,給予不同程度的貸款成數與利率,達成符合預期的房屋,便可獲得更好的融資條件。第三、則是耐震補強補助與強制執行,地方政府對於危險老屋提供補助金進行耐震補強,若逾期不改善,部分地區甚至有強制拆除條例,例如東京都的「建築物耐震化促進條例」。

讓「修繕計畫」成為買房標配

對於如何建立更具體與可執行的制度架構,產業界也提出了更具體的參考建議。長期關注日本耐震制度的力鈞建設總經理江軍建議,台灣可參考日本推動「強制性老屋體檢制度」,針對屋齡30年以上的集合住宅與公共使用建物,導入定期結構檢查,並透過補助、稅賦減免等誘因,鼓勵屋主進行耐震補強與外牆更新。

檢測制度之外,住宅資訊透明化也須同步強化,江軍建議可推動「建築履歷制度」,讓購屋者能查詢房屋是否為海砂屋、是否已補強,並與實價登錄系統連動,提高市場資訊可信度。若能進一步結合AI與感測技術,追蹤結構異常、監測疲勞變形並建立預警機制,將有助提升建物安全與社區管理效率。

此外,消費者觀念亦不容忽視,購屋時應將長期修繕計畫視為基本條件之一,審視建物是否具備修繕基金、履歷紀錄與結構補強歷程,讓「安全」不再是事後檢討,而是選屋時的優先指標。

無論是危老重建、老屋延壽,還是結構健檢,皆涉及對居住安全最低標準的確立,真正可行的住宅安全機制,需仰賴政府政策、產業執行與民眾參與三方共構,形成制度與行為的長期正循環。

國內建築屋齡高並不代表無風險,潛藏於鋼筋與牆體之間的安全疑慮,若持續延誤,終將累積成無法承擔的社會代價。當制度不完善、資訊不透明、責任分散,最終損毀的,不僅是建築結構,更是大眾對居住安全的最後信任。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等不到危老 全台500萬戶老屋只能靠撐? 營建成本暴漲五倍 重建卡關淪居安未爆彈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Google地圖「這功能」9月將刪除 提醒用戶:相關資料「徹底清除」

太報
02

川普「投資換關稅」成形 法人:台灣挾台積電三大條件、稅率望轉佳

太報
03

付錢進辦公室、加購請主管罵人?中國青年失業潮下的荒誕:「假裝上班公司」如何因應社會焦慮而生?

Cheers 快樂工作人
04

台積電要小心?Intel 14A製程吸引蘋果、輝達關注 明年恐正面交鋒

CTWANT
05

左手賣右手!爛尾樓詐貸35億 專家花20元調「這張紙」趨吉避凶

好房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盤中速報 - 比特幣現金大漲8.36%,報600.4美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Golem大漲17.4%,報0.32美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FIS大漲10.48%,報0.1339美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Omni Network大漲19.42%,報2.89美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Ethena大漲14.07%,報0.64美元

anue鉅亨網

MM行事曆

財經M平方行事曆

日揚 公告本公司114年第2季財務報告董事會召開日期

MoneyDJ理財網

盤中速報 - Golem大漲16.32%,報0.32美元

anue鉅亨網

本週操盤筆記:美日加央行利率決策、美歐GDP及通膨數據、科技巨頭財報

anue鉅亨網

國銀搶億級富豪商機 6月底管理資產衝1.6兆

中央通訊社

「又對英特爾燃起希望」 陸行之解析陳立武大刀改革:難道他就是救世主

風傳媒

【焦點時事】台北電玩展倒數1天!10檔概念股再迎行情?

CMoney

盤中速報 - IDEX大跌12.08%,報0.0316美元

anue鉅亨網

盤中速報 - 比特幣現金大漲8.21%,報601.1美元

anue鉅亨網

印度IT服務巨擘TCS將裁員2% 逾1.2萬職位受影響

中央通訊社

Google地圖「這功能」9月將刪除 提醒用戶:相關資料「徹底清除」

太報

良得電Q3可望略優預期 奪美系客戶新標案量增2-3成

anue鉅亨網

川普撤換鮑爾恐釀世界級災難?施俊吉曝降息2危機:對美國經濟是提油救火

風傳媒

【全球】行情回顧與本週重點

財經M平方短評

輝達解禁、對台關稅藏玄機?送錢行情別錯過!總經大師吳嘉隆喊:台股「這價位」遲早會過!點名AI、機器人只看這幾檔!

優分析

美債將崩盤?想太多!總經大師吳嘉隆揭川普4大「印鈔級」絕招,債務危機攏是假!

優分析

盤中速報 - Ethena大漲8.7%,報0.62美元

anue鉅亨網

跨海法槌遭遇紅色壁壘:任天堂最強法務也難撼動的中國市場

科技新報

泰國與柬埔寨同意由馬來西亞調解!力求終止邊境衝突

anue鉅亨網

改變矽谷規則的週末:Windsurf 戲劇性收購案,讓員工和創辦人一分為二

科技新報

獨家/連鎖咖啡進軍百貨身價翻倍? 蛋糕升級價差破百元

鏡新聞

一年一度亞洲生技大會落幕(圖)

中央通訊社

巴隆:美中瑞典貿易會談有望達成關稅協議、領導人會晤成焦點

anue鉅亨網

亞洲生技大會落幕創14萬人潮 有望帶動千億合作商機

中央通訊社

盤中速報 - Omni Network大漲40.33%,報3.41美元

anue鉅亨網

美國財政部允許民眾透過PayPal自願捐贈 幫助償還國債

anue鉅亨網

英特爾將退出晶圓代工?陳立武示警缺大客戶恐轉向、台積電或受益

anue鉅亨網

買5000萬房送子竟挨罰!國稅局:這「關鍵動作」沒做 他吞百萬罰單

三立新聞網

鉅亨買幣速報 - 以太幣(ETH)24小時成交量超過13.73億美元,Measurable Data Token(MDT)24小時漲幅達20.4%

anue鉅亨網

WAIC兩岸論壇 台灣業者:期待辦得「更自由一點」

中央通訊社

2025年WAIC兩岸論壇 英業達(北京)總經理邱全成(2)(圖)

中央通訊社

2025年WAIC兩岸論壇 英業達(北京)總經理邱全成(1)(圖)

中央通訊社

2025年WAIC兩岸論壇 台達研究院長闕志克(2)(圖)

中央通訊社

2025年WAIC兩岸論壇 台達研究院長闕志克(1)(圖)

中央通訊社

「關稅未定+美企財報」台股本周悲喜交加 法人:留意獲利了結賣壓

CT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