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府攜手麗明打造藝文基地 驅動城市文化發展
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
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捐贈2億元打造「小豬藝文基地」,該基地以原北區肉品市場拍賣館為核心進行再生規劃,未來將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營運管理。市長盧秀燕今(29)日出席開工典禮表示,基地規劃設有小劇場與主題展示館,將成為全國最具特色、最有溫度的主題藝文場域,感謝吳春山「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展現企業家熱心公益、回饋地方的典範。
盧秀燕說明,過去該基地為屠宰場,為滿足早年豬肉供應需求,由政府親自養豬、辦理拍賣,豬隻就在現今的圓形拍賣館內「走秀選美」。隨著民間供應體系日益成熟,原本公立屠宰場逐漸退場;然而場域環境髒亂惡臭、成為市區最不理想區塊之一。市府接獲民代建議後展開轉型規劃,首先打造「豬事圓滿公園」已於去年底完工啟用;隨後正在興建臺中市量體最大達1000戶以上的社會住宅也於去年開工,預計118年完工。
盧秀燕說,原規劃把拍賣館拆除整個改建為公園,後來愈看愈覺得可惜,因為這是少見的圓形建築,環形座位具有歷史意義與空間價值,決定保留轉型為藝文基地。她也立即想到熱心公益、藝術藏品豐富的吳春山,長年投入公共工程,也是國家歌劇院、巨蛋等重大建設承攬者,更是全球豬主題藝術品收藏最多的藏家。
盧秀燕強調,感謝吳春山與麗明營造全力支持,這不僅是場館的誕生,更是文化扎根與歷史空間再利用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市府將投入5,000萬元建置劇場設備與優化空間,並由文化局營運管理,引入在地團隊與青年創作能量,打造具創意、實驗性的平台。
身為臺中在地企業家的吳春山,則認為這個充滿歷史記憶的場域、具有更大發展潛力,是藝術與文化展現的理想舞台,因此決定投入2億元進行基地改造,以企業力量推動城市文化發展。吳春山表示,30多年前開始收藏豬藝術品,沒想到今天能擁有真正展覽空間,對他而言是人生最美的安排;他也強調,這次基地會保留老樹、融入自然,並融合劇場設計,未來將成為臺中最有故事與氛圍的文化地標。
文化局指出,「小豬藝文基地」將由國際知名建築師姚仁喜操刀設計,以「圓」為核心設計理念,象徵圓滿與和諧。同時保留拍賣館圓形建築特色,規劃2座主要場館,包括「拍賣館小劇場」與「麗明.豬展示館」。其中,拍賣館為原肉品拍賣場改建,占地約847平方公尺、近300席空間;未來將規劃為可容納親子劇場、音樂、舞蹈、脫口秀與跨域演出的中小型劇場。
展示館則新建於原屠宰設施拆除後的基地、占地約643平方公尺,以豬為主題,每年規劃2至3檔展覽,展出吳春山由世界各國蒐集的豬主題藝術品,創造獨特的文創策展能量。
文化局透露,臺中市立案演藝團隊多達766團,儘管有中大型場館如歌劇院、中山堂;但中小型表演空間仍不足。小豬藝文基地未來將以親民、開放、多功能為核心,提供展演、創作、駐村、親子體驗等用途,強化藝文與社區日常連結、提升普及率與參與度。此外,基地也保留戶外綠意空間,成為融合展演與社區互動的藝文場域;日後將透過藝文資源導入,帶動地方商業與文教融合,落實市府「讓城市的幸福蛻變」願景。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