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大限倒數!企業面臨供應鏈動盪,掌握「貿易走廊」會是解藥?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近期簽署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從 7 月 9 日延長到 8 月 1 日,並已宣布對 23 個國家的最新關稅,至今尚未包含台灣。美國的關稅政策牽動全球經濟,貿易環境處於難以預測的情況下,企業若希望維持供應鏈韌性與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勢必得了解貿易走廊(Trade Corridor)的變化。
什麼是貿易走廊?
根據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的文章, 貿易走廊是指連接不同國家,用於交換商品、服務和資源的路徑。 而地緣政治緊張、關稅提升等因素將導致貿易走廊重組。到了 2035 年,超過 30% 的全球貿易可能會從一個貿易走廊轉移到另一個貿易走廊。對企業而言,這些變化將重新定義何處是成長機會,何處又是潛在風險。
至於貿易走廊會如何變化,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指出有 3 種潛在情境,其中一個與地緣政治有關、且出現新的貿易壁壘的情境是「碎片化情境」(fragmentation scenario)。在該情境下,經濟體之間將大多數商品的關稅升至 10%,而許多已開發國家與中國、俄羅斯之間,對關鍵商品和服務徵收 60% 的關稅。
在碎片化情境當中,已開發國家之間的貿易將加速成長。中國與已開發國家的貿易則將減少,但該國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會加速成長,因為中國會積極尋找合作夥伴。
麥肯錫分析,電子產品受影響最明顯。由於電子產品的貿易,有 22% 發生在地緣政治光譜中、距離遙遠的國家之間,遠高於所有貿易品項平均的 12%,使產業在碎片化情境下更易受衝擊。此外,該產業高度集中,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被視為全球電子製造核心,因此當主要市場與這些地方的貿易受阻時,整體產業的脆弱性將變高。
哪些貿易走廊比較安全?3 種風險層級一次看
如果形成碎片化情境,企業可先了解各貿易走廊的風險,再調整策略。麥肯錫將全球前 50 大貿易走廊分為 3 種風險層級,分別為安全投注(safe bets)、謹慎投注(cautious bets)與不確定投注(uncertain bets)。
所謂安全投注,是指在碎片化情境下,這些走廊依然能維持高於全球平均值的成長率(2.7%)。被歸類為謹慎投注的貿易走廊,則代表他們在該情境下,貿易雖然仍持續成長,但增速明顯放緩、低於全球平均。被列入不確定投注中的貿易走廊,則屬於風險最高的走廊。
1.安全投注:印度與歐盟、美國、中東和中國之間的走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 以及中國與中東之間的走廊;新興市場的區域內的走廊;歐洲與美國、歐洲與日本之間的走廊。
2.謹慎投注:歐洲與中東、拉丁美洲、非洲之間的走廊;亞洲已開發國家與東南亞國家協會之間的走廊;歐盟內部、美國與歐洲和日本之間,以及日本與歐洲、美國之間的走廊。
3.不確定投注:中國、俄羅斯與美國、歐洲或日本等已開發國家之間的走廊。
企業應評估哪些貿易走廊對自身更重要,再調整策略
麥肯錫同時建議企業思考貿易在走廊間的轉移,對公司當前業務的中長期影響是什麼,以及哪些走廊將變得更重要。此外,企業需要了解這些重要的貿易走廊,會創造的價值潛力,以及公司該如何調整策略、組織,以擁有能獲取這些價值的能力。
舉例來說,美國半導體公司美光(Micron)在印度建造了 16 座工廠。因為在當地設廠能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又能抓住亞洲市場的成長機會。該公司便估計印度市場需求的成長速度將超越全球平均,至 2030 年,市場規模將從原本約 500 億美元翻倍成長至 1000 億美元。
也有企業運用自由貿易園區(Foreign-Trade Zone),減少因川普關稅政策受到的衝擊。自由貿易園區允許企業進口產品免關稅,或是可延後繳稅,也允許他們運用進口材料製造產品。企業最終只需繳較低的關稅,甚至無需繳納。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半導體公司 Micro Commercial Components 就透過在自由貿易園區建立倉儲中心,成功避開進口關稅壓力,5 年內營收成長逾 30%。
全球貿易體系正快速重組,企業若能掌握貿易走廊變動趨勢,及早調整布局與策略,便有機會在不確定性中提升韌性,在動盪中找到成長的路徑。
資料來源:McKinsey & Company、Axios、Marketplace;本文初稿由AI協助整理,編輯:麻愷晅
核稿編輯:王宥筑
延伸閱讀
川普寄出首波關稅通知信:14 國最新稅率一次看
川普政府關稅政策衝擊,台灣科技產業如何站穩未來黃金 10 年?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